0人評分過此書

人在天涯:南渡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79918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兩個人物的遭遇,揭示其間的變化。余天海由亡命香江的年青人成為現代的知青;唐明由高官成為死囚,二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社會的變化,人的世界觀,無可避免受到現代化浪潮、傳統的復活兩股力量的左右。可以說任何人即使在天涯、在海角,都不能擺脫這兩方面的影響。唐明在此影響下沉淪;余天海在此影響下向上邁進。看兩人如何在急劇變化的現代化洪流中不被淹沒;在傳統復活的風氣下去濁揚清。


聯合推薦: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老殘游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孽海花》,『其在小說,則揭發伏藏,顯其弊惡。而於時政,嚴加糾彈或更擴充,並及風俗。』夏志清則謂:『古代讀書人受到孔孟教育的影響,個個都覺得應該甘為人民喉舌,揭露朝廷、社會上所見到的黑暗現象。』(《中國現代小說史》)徐子雲的《人在天涯—南渡》似無意於『糾彈』、『揭露』而着力於文學經營與存照。唯讀者掩卷之餘想必有一句話揮之不去:『幽靈纏擾一百年,醒來回到民國前。』文學比歷史更真實,原來須這般領會。」
——吳甿(哲學教授)

「《人在天涯》是一部既有歷史意義,又能反映出地方色彩的長篇小說,作者融合了豐富的閲歷與深刻敏銳的社會觀察,交織出曲折引人的現實人生,小說情節雙綫發展,原本不相關的幾個人因緣際會相遇,擦撞出令人震驚的結局。從荒林蔓草的山嶺,燠熱窒悶的海濱,到五光十色、紙醉金迷的大都會,預示著即將掀開的風起雲湧。逃港者的決心,寧可葬身大海也不回頭;滿心渴盼出人頭地的幹部,終於因爲欲望踏上不歸路。正如作者書中所言:『追逐利益的洪流中,人性的墮落,利益的分配衍生出無窮的問題。』本書有中國大陸經濟改革開放過程裏的波濤起伏,有人性純善與貪婪的矛盾糾結,《人在天涯》為一個時代留下值得深思的印記。」
——楊明(著名小說作家)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徐教授這本小說给了我們幾多歷史的滄桑感慨。書中的奮鬥和無力都是那麼讓人感同身受,更喜歡他在每一章的開頭的概括和升華,將小說提升為哲學。讀完之後我叫了一碟梅菜扣肉飯,平日的簡單一餐因他小說中『梅菜』的加持品出了萬千滋味!」
——張惠(紅學專家)

「現實比小說更精彩,而小說比現實更接近人性的本質,在真實與虛構的拉鋸中,所有的故事殘忍而親切。現實主義的良心力作已為數不多。」
——梅真(文學評論家)
  • 自序
  • 序幕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