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養育孩子不輕鬆,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8223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我是兒科醫師,也是個努力的丈夫與爸爸。」
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育兒經

關於孩子的大小事,請問阿包醫生就對了!
11萬粉絲按讚的超人氣兒科醫生告訴你:
 阿公阿嬤帶小孩,父母有「異」見怎麼辦?
 家有敏感的高需求寶包該如何搞定?
 孩子長不高、容易生病、作息不正常怎麼辦?
 保健食品,該怎麼吃才能安全又健康?

養育孩子真的不輕鬆,種種壓力總讓認真的父母感到徬徨無助。
小孩不乖都是因為爸媽不會教嗎?要如何幫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又要如何分辨哪些育兒知識是迷信或謠言呢?什麼都想給小孩最好的你,養小孩養到心累了嗎?
有這些煩惱的爸爸媽媽,你們並不孤單。
超人氣兒醫阿包醫生分享新手爸爸的經驗,告訴大家:即使是兒科醫生或親子專家,也都是平凡的父母,面對孩子的狀況仍會有手忙腳亂的時刻。
在經營五年的粉絲專頁與部落格、集結無數臨床看診經驗,以及和諸多家長互動後,阿包醫生彙整出0到6歲跨年齡最常見的育兒及健康議題,於書中詳細解說,並加入自己育兒的小故事與心得體會。
在FB擁有3萬多名粉絲的另一半、療癒系醫生娘琦琦,在本書中也透過「醫師娘的媽媽經」專欄,從媽媽的角度來看「教養」這件事,也給媽媽們滿滿的正能量。
當你因為育兒陷入不安甚至懷疑人生時,不妨翻開這本書尋找解答吧!

 本書重點 
1.歡迎加入睡不飽俱樂部:
當老公變爸爸,老婆變媽媽,如何變成彼此的神隊友?

2.光是孩子的吃喝拉睡,就是一門學問:
要不要吃保健食品?怎樣讓寶寶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與睡眠習慣?

3.孩子生病大小事,爸媽該如何接招?:
發燒、感冒、腸胃炎、過敏…,各種孩童常見病逐一破解。

4.放下焦慮和比較,用欣賞和耐心陪孩子長大:
養寶包不是比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步調。

 本書特色 
1.本書彙整醫師看診多年、以及網路上最常遇到父母們求助的各類健康與教養問題,整理出每個家庭必備的育兒知識,讓爸媽學會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

2.重點原則清楚標示,內容圖文並陳,並輔以表格分析,適合忙碌的現代爸媽閱讀。

3.超值加贈《育兒常見難題手冊》。有「育兒常識狀況題」+「育兒迷思」,爸媽快問快答,自我測驗,看看自己的教養常識能得幾分。
  • 推薦序 關於兒科醫師和醫師娘的育兒經/蘇怡寧
  • 推薦序 睡不飽,但是心靈滿足的育兒人生/林思宏
  • 推薦序 有兒科醫師氣質的好爸爸/賴申豪
  • 推薦序 新手媽咪的福音/宋米秦
  • 作者序 我是兒科醫師,也是個爸爸——阿包醫生的育兒經
  • 第一章 歡迎加入睡不飽俱樂部
    • 老婆變媽媽,如何洞察她的心?
      • 只出一張嘴的豬隊友,會讓媽媽心好累
      • 互相神支援,夫妻才能成為最佳拍檔
    • 管他什麼育兒派,你可以自成一派
      • 該進或退,都幫孩子設定界線
      • 善用「溝通」+「無傷害的處罰」予以告誡
    • 高需求寶寶是天降大任給父母
      • 固執、亟需安撫……,五大特質認識高需求寶寶
      • 耐心靜待敏感但體貼的五、六歲時期
    • 阿公阿嬤帶孩子,我有意見怎麼辦?
      • 女人就該帶小孩?先聽媽媽怎麼說
      • 如何化解長輩帶孫的「異」見?
      • 尋求外援,減少隔代教養爭執
    • 突破爸爸育兒常見的障礙
      • 兄兼父職的成長歷程,讓我提早擔任父親的角色
      • 把握父母的保存期限,讓「陪伴」成為孩子最好的禮物
      • 「間接育兒」也是種支持與幫忙的方式
      • 醫師娘的媽媽經: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
  • 第二章 光是孩子的吃喝拉睡,就是一門學問
    • 這不是補身體!別亂餵孩子保健食品
      • 補進健康,還是補進危險?
      • 瞭解內容物,不要傷了荷包又傷身
      • 為孩子的健康把關!服用兒童保健食品前的四大重點
    • 補鈣,孩子就能高人一等?
      • 正確攝取營養,為孩子的「骨骼銀行」儲存骨本
      • 多做負重運動有助長高
      • 少吃會抑制生長激素的NG食物
    • 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跟尿布說掰掰
      •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的五大技巧
      • 不勉強,才能降低恐懼感
      • 六歲後再請醫師評估也不遲
    • 孩子的便便充滿學問
      • 爸媽必知的寶寶便便知識
      • 一歲前嬰幼兒的「嗯嗯」問題
      • 均衡飲食+訓練排便時間,讓便便通行無阻
    • 寶包好好睡是每個爸媽的期望
      • 建立規律作息,才能一覺到天明
      • 讓寶包睡飽又睡好的技巧
      • 孩子睡多久才夠?睡眠時間表大公開
      • 孩子作息亂掉了怎麼辦?
      • 醫師娘的媽媽經:寶包真的不是隨便養就長大的
  • 第三章 孩子生病大小事,爸媽如何接招?
    • 沒有孩子不發燒!照顧發燒兒應避免的NG行為
    • 最惱人的孩童常見病——感冒
    • 又吐又拉!腸胃問題如何解?
      • 當心「一人生病,全家淪陷」!
      • 寶包嘔吐和腹瀉需特別觀察的事
      • 怎麼吃,怎麼喝,才能快點好?
    • 開學了,更要小心腸病毒
      • 傳染力極強的手足口病
      • 來勢洶洶的腸病毒71型
      • 預防腸病毒三大攻略
    • 咳嗽、流鼻水、皮膚癢!帶孩子遠離過敏
      • 過敏和感冒有什麼不同?
      •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要趁早
      • 氣喘,不一定會「喘」
      • 過敏性鼻炎會讓孩子長不高
      • 降低過敏機率,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 爸媽最想知道的三大骨骼問題
      • 一、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走路姿勢異常和長短腳要及早治療
      • 二、O型腿、X型腿、扁平足:下肢骨骼健康成長,才能站得穩走得遠
      • 三、保母肘:大人的疏忽行為,造成孩子脫臼
    • 寶包口腔衛生,從0歲就開始
      • 長牙順序僅供參考,寶包會有自己的規律
      • 七坐八爬九發牙?長牙齒又會發生什麼事?
      • 遠離蛀牙的五大關鍵
    • 拒絕惡視力!護眼行動從小做起
      • 小心!3C正在吃掉孩子的視力
      • 養出不近視的孩子
    • 關於疫苗,你一定要知道的觀念
      • 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 抗拒讓孩子施打疫苗的五類型父母
      • 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全方位的接種計畫,負擔更輕、保護更完整
      • 爸媽最想知道的流感疫苗問題
      • 醫師娘的媽媽經:每一次對抗病菌的難熬時刻,更加見證媽媽的偉大
  • 第四章 放下焦慮及比較,用欣賞和耐心陪孩子長大
    • 小時候的胖就是胖!胖小孩長大也容易變成胖大人
      • 控制體重,不能等到長大後
      • 台灣小孩亞洲第一胖!「肥」安問題超級大
      • 拿回孩子的飲食主導權,搶救胖小孩
    • 養寶包不是比賽!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成長步調
      • 群體生活,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力及適應力
      • 不要怕摔跤!孩子的大肢體動作發展需要更多練習
      • 用輕柔音樂陪伴入睡,戒掉陪睡習慣
      • 育兒沒有絕對的答案,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 把孩子養在溫室,感覺統合會出問題
      • 感覺統合發展的四個階段
      • 感覺統合發展良好的優點
      • 反應慢,有時是父母過度保護造成
      • 訓練感統請善用遊戲及運動
    • 為孩子找到適合的醫生,讓你育兒更安心
      • 兒科良醫的四大基本特質
      • 十八歲以下不確定看哪科?找小兒科就對了
      • 醫師娘的媽媽經:少聽謠言少比較,煩惱就會少一半
  • 結語
  • [附錄]育兒常見難題手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