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圖書館目錄發展研究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03/01/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578708629
本書探討了從十九世紀以來西洋圖書館目錄之功能與目的,書中介紹英、美圖書館學家研訂編目規則的背景,分析其設計理念,追溯其源流,揭示作品與書目的關係;並就線上公用目錄、網際網路與網際資源發展對於目錄編制之衝擊與影響加以論述並提供建議。讀者可從本書中探尋圖書館目錄演進的脈絡與發展方向,有助於深化對目錄目的與功能的認識與啟發。
- 王序
- 吳序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十九世紀目錄目的與功能之探討
-
第一節 Panizzi及其91條規則
-
一、Panizzi與大英博物館圖書館圖書目錄之編製
-
二、Baber的編目原則
-
三、91條規則
-
四、聽證會與答辯紀錄
-
五、結語
-
-
第二節 Jewett及其39條規則
-
一、Jewett生平簡介
-
二、Smithsonian Institution為國家書目服務中心
-
三、Jewett對目錄的定義
-
四、Jewett的目錄規則
-
五、結語
-
-
第三節 Cutter及其字典式目錄規則
-
一、Cutter生平簡介
-
二、圖書館目錄(Library Catalogues)
-
三、Cutter之目錄規則
-
四、Cutter之貢獻
-
-
-
第三章 二十世紀目錄目的與功能之探討
-
第一節 Lubetzky的觀念
-
一、編目原則的探究
-
二、團體著者的複雜性
-
三、目的的設定
-
四、目的之間的衝突
-
-
第二節 巴黎會議之共識與報告
-
一、Lubetzky的論文
-
二、Verona的論文
-
三、Jolley的論文
-
-
第三節 IFLA的研究與Svenonius的修正
-
-
第四章 書目原則與書目關係之探討
-
第一節 書目記述的原則
-
一、使用者方便性原則與共同使用原則
-
二、表達原則
-
三、充足與必要原則
-
四、標準化原則
-
五、整合原則
-
-
第二節 作品的定義及其在編目規則中的展現
-
一、Panizzi
-
二、Jewett
-
三、Cutter
-
四、Pettee
-
五、Verona
-
六、Lubetzky
-
七、Jolley
-
八、巴黎會議
-
九、Domanovsky
-
十、Carpenter
-
十一、Wilson
-
-
第三節 作品與書目關係
-
一、作品的觀念趨向一致
-
二、書目關係
-
-
第四節 書目紀錄與書目元素
-
第五節 書目關係與目錄之目的
-
-
第五章 線上公用目錄之發展
-
第一節 線上公用目錄的分期與功能的演進
-
一、第一代線上公用目錄
-
二、第二代線上公用目錄
-
三、第三代線上公用目錄
-
四、第四代線上公用目錄
-
-
第二節 網際網路與網路資源的發展
-
一、網路資源之組織
-
二、網路資源的編目問題
-
三、OCLC與國會圖書館的嘗試與努力
-
-
第三節 線上公用目錄的發展趨勢
-
一、線上公用目錄功能的增進
-
二、線上公用目錄角色的轉變
-
三、線上公用目錄的發展方向
-
-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第一節 結論
-
一、十九及二十世紀目錄目的與功能的重要理念
-
二、書目記述應注意的相關原則
-
三、作品的定義及其在編目規則中的展現
-
四、作品與書目關係
-
五、書目紀錄的功用與書目元素的種類
-
六、線上公用目錄的分期、功能的演進與展示方式
-
七、網際網路與網路資源的發展對目錄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
八、線上公用目錄角色的轉變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
-
第二節 建議
-
一、圖書館界仍應重視編目原則的重要性
-
二、持續進行各項目錄使用的相關研究
-
三、重視以作品單元編目的重要性
-
四、進行書目家族的相關研究
-
五、落實各項資訊資源的整合查詢
-
六、關注FRBR、CORC及LC行動方案的後續發展
-
七、對中國圖書館目錄之發展建議
-
-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建議
-
-
名詞解釋
-
一、書目(bibliography)與目錄(catalog)
-
二、實體(entity)
-
三、作品(work)
-
四、內容版本(expression)、載體版本(manifestation)與單件(item)
-
五、作品單元(literary unit)與書目單元(bibliographic unit)
-
六、書目關係(bibliographic relationships)
-
七、文本(texts)與文件(documents)
-
-
參考書目
-
一、中文部分
-
二、西文部分
-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