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目錄學
書旨在論述中國目錄學之原理,並探討歷代重要目錄文獻之體制、內容與價值等,俾讀者藉各種目錄,一則得知學術之流變,一則得據以獲取豐富之研究資料及精確使用資料之方法。本書之特色有三︰(一)以學術研究者之立場與實際經驗,探討目錄學與目錄文獻在研究工作上之功用與應用。(二)對各種目錄之優點及缺點均有詳細之評述,以為從事研究時取資之依據。(三)收錄海內外最新之目錄,尤於臺灣研究之重要書目及海內外重要之漢籍書目,收錄最為詳備。全書兼顧理論與實用,為治文史學者必讀之要籍。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目錄與目錄學
-
第二節目錄之功用
-
一、明治學之途徑
-
二、考典籍之存佚
-
三、辨古籍之真偽
-
四、考典籍之篇卷
-
五、審一書之性質
-
六、知佚籍之梗概
-
七、知典籍之版刻
-
八、考學術之源流
-
-
第三節 目錄之體制
-
一、篇目
-
二、敘錄
-
三、小序
-
-
-
第二章 目錄之分類
-
第一節 分類之功用
-
一、方便學者即目求書
-
二、顯示圖書之性質
-
三、使圖書免於亡佚
-
四、考見學術之流變
-
-
第二節 分類之濫觴
-
第三節 七分法之目錄
-
一、劉宋王儉《七志》
-
二、梁阮孝緒《七錄》
-
-
第四節 《隋書.經籍志》以前之四分法目錄
-
一、晉荀勗《中經新簿》
-
二、東晉李充《晉元帝四部書目》
-
-
第五節 近代中國圖書分類法
-
一、杜威「十進分類法」
-
二、中國圖書分類法
-
-
-
第三章 歷代目錄舉要
-
第一節 史志目錄
-
一、《漢書.藝文志》
-
二、《隋書.經籍志》
-
三、《兩唐書》之〈經籍志〉與〈藝文志〉
-
四、《宋史.藝文志》
-
五、《國史經籍志》
-
六、《明史.藝文志》
-
七、《清史稿.藝文志》與《重修清史藝文志》
-
八、歷代史志之補撰
-
-
第二節 政書目錄
-
一、《通志.藝文略》
-
二、《文獻通考.經籍考》
-
三、《續通志.藝文略》
-
四、《續文獻通考.經籍考》
-
五、《清朝通志.藝文略》
-
六、《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
-
七、《清朝續文獻通考.經籍考》
-
-
第三節 方志目錄
-
一、方志目錄之特色及價值
-
二、載有經籍藝文志之方志舉要
-
-
第四節 官修目錄
-
一、《別錄》與《七略》
-
二、《崇文總目》
-
三、明《文淵閣書目》
-
四、明《新定內閣藏書目錄》
-
五、《四庫全書總目》
-
六、臺灣公藏聯合目錄
-
七、《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彙編》
-
八、《臺灣地區各圖書館暨資料單位館藏光碟聯合目錄》
-
九、《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
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
十一、《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
-
十二、《全國總書目》
-
-
第五節 私家藏書目錄
-
一、《郡齋讀書志》
-
二、《遂初堂書目》
-
三、《直齋書錄解題》
-
四、《澹生堂藏書目》
-
五、《千頃堂書目》
-
-
第六節 專科目錄
-
一、經學目錄
-
二、史學目錄
-
三、臺灣研究目錄
-
四、哲學目錄
-
五、文學目錄
-
六、語言文字學目錄
-
-
第七節 特種目錄
-
一、綜合目錄
-
二、善本目錄
-
三、推薦目錄
-
四、叢書目錄
-
五、類書目錄
-
六、方志目錄
-
七、個人著作目錄
-
-
第八節 域外漢籍目錄
-
一、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
-
二、《普林斯敦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
-
三、《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正、續篇)
-
四、《尊經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錄》
-
五、宮內廳《和漢圖書分類目錄》
-
六、《內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錄》
-
七、《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
-
八、《東北大學所藏和漢書古典分類目錄》
-
九、《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目錄》
-
十、《東洋文庫所藏漢籍分類目錄》
-
十一、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漢籍目錄》
-
十二、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漢籍目錄索引》
-
十三、《東京大學總合圖書館漢藉目錄》
-
十四、《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書庫漢籍目錄》
-
十五、《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書庫明版圖錄》
-
十六、《奎章閣圖書中國本總目錄》
-
-
-
第四章 與目錄學有關之基礎知識
-
第一節 目錄學與版本學
-
一、「版本學」釋義
-
二、目錄學與版本學之關係
-
三、治目錄學需具備之版本學知識
-
-
第二節 目錄學與校讎學
-
一、「校讎學」釋義
-
二、目錄學與校讎學之關係
-
三、治目錄學需具備之校讎學知識
-
-
第三節 目錄學與辨偽學
-
一、「辨偽學」釋義
-
二、目錄學與辨偽學之關係
-
三、辨偽之主要著作
-
-
第四節 目錄與索引
-
一、「索引」釋義
-
二、目錄學與索引之關係
-
三、引書索引舉要
-
-
-
第五章 目錄學之實踐與目錄之運用
-
第一節 目錄學之實踐
-
一、初學者應先讀推薦目錄
-
二、利用目錄了解前人著作
-
三、利用目錄了解圖書之存佚
-
四、利用目錄檢索今人著作
-
五、利用目錄了解一書之狀況
-
-
第二節 目錄之運用
-
一、如何運用史志及一般公私藏書目錄
-
二、如何運用善本書目
-
-
-
第六章 結論——中國目錄學之展望
-
一、加強目錄學教育
-
二、善用現代科技
-
三、加速各種目錄之編纂
-
- 人名.書名綜合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