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把脈自學聖經(增訂版)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4513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兩千多年的智慧結晶,把脈靠自己,不用靠太醫!
每天把脈3分鐘,為全家人的健康把關!
一年365天,在家就能天天健檢,輕鬆發現急病前兆!

●為初學者量身打造
步驟123,把脈很簡單
沒學過中醫也能輕鬆上手!

【中西醫聯合推薦】

1.第一本從中醫原理講起,完整教授「脈診」的把脈自學教科書。
2.書中附實例練習、故事分享、脈診記錄等欄位,適合讀者居家自行研讀練習。
3.中醫經典28脈象一次掌握+感冒16型精闢分析+45項實用食療配方。
4.作者王又為國家特考合格中醫師,並具多年開課教授脈診的經驗。
5.本書榮獲多位醫界專業人士推薦:張嘉華中醫師(樸秀中醫院院長)、彭嘉和醫師(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周穗萍醫師(泰安醫院復健科醫師)、林奕佐醫師(新店慈濟醫院內分泌科醫師)

中醫學是一套「以外診內,治外療內」之獨特醫學。它不需要藉由複雜的儀器與器械,光是觀察人體的氣色、形態與接觸脈象,就能進行疾病的診斷;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這一點都不神奇,說穿了只不過是老祖宗們的「生活體驗」,經過千年的臨床累積、歸納與印證,所形成的一套完整「人體全息律診斷法」而已。只要識字,跟著書中進度學習,中醫學也能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者為國家特考合格中醫師,並具有多年開課授課脈診的經驗。書中詳細介紹中醫經典的28脈象,並精闢分析16種感冒類型,提供45項實用食療配方、常見疾病辯證用方參考。本書榮獲多位中西醫界專業人士的強力推薦,本次特別配合國人的體質作全新增訂,是一本自學把脈的必備用書。
  • 初版序
  • 揭開「脈診」的神秘面紗
  • 中醫脈理
    • CH01 問題發想
    • CH02 脈診的原理
    • CH03 中醫基礎理論
    • CH04 基礎脈學概論
  • 診脈基礎
    • CH01 把脈時機
    • CH02 病家姿勢
    • CH03 把脈定位
    • CH04 下指之舉、按、尋
    • CH05 五臟六腑之部位統屬
    • CH06 脈象蒐集與記錄
    • CH07 脈象解析
  • 二十八種脈象與養身調理
    • CH01 浮脈
    • CH02 洪脈
    • CH03 散脈
    • CH04 濡脈
    • CH05 芤脈
    • CH06 革脈
    • CH07 虛脈
    • CH08 沉脈
    • CH09 弱脈
    • CH10 微脈
    • CH11 伏脈
    • CH12 牢脈
    • CH13 緩脈
    • CH14 遲脈
    • CH15 結脈
    • CH16 數脈
    • CH17 動脈
    • CH18 促脈
    • CH19 代脈
    • CH20 大脈
    • CH21 細脈(小脈)
    • CH22 實脈
    • CH23 長脈
    • CH24 短脈
    • CH25 滑脈
    • CH26 澀脈
    • CH27 弦脈
    • CH28 緊脈
  • 脈學總論
    • CH01 健康脈的辨別法
    • CH02 診脈之因人因地而異
    • CH03 四時之脈
    • CH04 脈診臨床運用的思維
  • 運用簡表
    • 陰陽涵義簡表
    • 五行對應表
    • 脈象的八綱與八綱辨證之組合對照表
    • 臟腑功能表
    • 診脈記錄表
    • 二十八脈簡表
    • 二十八脈部位脈症簡表
    • 疾病辨證用方參考
    • 傷寒方選
    • 名詞解釋
  • 參考書目
  • 注意事項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