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脈法捷要:帶您回歸正統脈法之路(第三版)
本書詳述了筆者研究探討脈學的思路及方法,把脈學和陰陽五
行理論系統地結合起來,從寸口陰陽五行的屬性談起,把寸關尺、五
臟、陰陽五行理論有機地統一起來。歷代脈學著作,特別是《脈訣》
和《瀕湖脈學》編成的口訣,大多要求背誦記憶,且內容散亂,不利
於臨床系統掌握。本書向讀者提供了一種診脈的系統思維模式,只要
理解就能運用於臨床。本書內容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簡單易學,彌
補了脈學研究方面的不足,並使之更實用化,適合臨床中醫及中醫院
校師生閱讀參考。
行理論系統地結合起來,從寸口陰陽五行的屬性談起,把寸關尺、五
臟、陰陽五行理論有機地統一起來。歷代脈學著作,特別是《脈訣》
和《瀕湖脈學》編成的口訣,大多要求背誦記憶,且內容散亂,不利
於臨床系統掌握。本書向讀者提供了一種診脈的系統思維模式,只要
理解就能運用於臨床。本書內容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簡單易學,彌
補了脈學研究方面的不足,並使之更實用化,適合臨床中醫及中醫院
校師生閱讀參考。
-
上篇 脈 診 篇
-
第一講 脈診在中醫診斷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講 脈診的意義
-
脈診可以確立疾病的病機
-
脈診可以提供最後正確判斷疾病病機的機會
-
脈診可以指導用藥
-
診脈可以確立疾病的轉歸
-
-
第三講 脈證的取捨問題
-
第四講 診脈的注意事項
-
診脈的時間
-
醫生的準備工作
-
-
第五講 脈 勢
-
第六講 寸口脈的陰陽五行屬性
-
尺寸的劃分對確立其陰陽屬性的意義
-
浮沉的劃分對確立寸口脈陰陽屬性的意義
-
氣血陰陽的辨證理論在脈診中的指導意義
-
治療原則的確立
-
細說關部脈
-
-
-
中篇 脈 象 篇
-
第七講 解讀脈象
-
第八講 五臟脈象
-
心脈
-
肺脈
-
肝脈
-
腎脈
-
脾脈
-
-
第九講 常用脈象
-
浮脈(陽脈)
-
沉脈(陰脈)
-
遲脈(陰脈)
-
數脈(陽脈)
-
滑脈(陽中之陰脈)
-
澀脈(陰脈)
-
長脈(陽脈)
-
短脈(陰脈)
-
細脈(陰脈)
-
緊脈(陰中之陽脈)
-
弱脈(陰脈)
-
動脈(陽脈)
-
弦脈(陽中之陰脈)
-
促脈(陽脈)
-
結脈(陰脈)
-
代脈(陰脈)
-
-
第十講 緩脈與胃氣
-
-
下篇 雜 說 篇
-
第十一講 獨處藏奸
-
第十二講 脈學模型的建立
-
第十三講 望色與切脈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5698/0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