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脈法捷要:帶您回歸正統脈法之路(第三版)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5698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詳述了筆者研究探討脈學的思路及方法,把脈學和陰陽五
行理論系統地結合起來,從寸口陰陽五行的屬性談起,把寸關尺、五
臟、陰陽五行理論有機地統一起來。歷代脈學著作,特別是《脈訣》
和《瀕湖脈學》編成的口訣,大多要求背誦記憶,且內容散亂,不利
於臨床系統掌握。本書向讀者提供了一種診脈的系統思維模式,只要
理解就能運用於臨床。本書內容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簡單易學,彌
補了脈學研究方面的不足,並使之更實用化,適合臨床中醫及中醫院
校師生閱讀參考。
  • 上篇 脈 診 篇
    • 第一講 脈診在中醫診斷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講 脈診的意義
      • 脈診可以確立疾病的病機
      • 脈診可以提供最後正確判斷疾病病機的機會
      • 脈診可以指導用藥
      • 診脈可以確立疾病的轉歸
    • 第三講 脈證的取捨問題
    • 第四講 診脈的注意事項
      • 診脈的時間
      • 醫生的準備工作
    • 第五講 脈 勢
    • 第六講 寸口脈的陰陽五行屬性
      • 尺寸的劃分對確立其陰陽屬性的意義
      • 浮沉的劃分對確立寸口脈陰陽屬性的意義
      • 氣血陰陽的辨證理論在脈診中的指導意義
      • 治療原則的確立
      • 細說關部脈
  • 中篇 脈 象 篇
    • 第七講 解讀脈象
    • 第八講 五臟脈象
      • 心脈
      • 肺脈
      • 肝脈
      • 腎脈
      • 脾脈
    • 第九講 常用脈象
      • 浮脈(陽脈)
      • 沉脈(陰脈)
      • 遲脈(陰脈)
      • 數脈(陽脈)
      • 滑脈(陽中之陰脈)
      • 澀脈(陰脈)
      • 長脈(陽脈)
      • 短脈(陰脈)
      • 細脈(陰脈)
      • 緊脈(陰中之陽脈)
      • 弱脈(陰脈)
      • 動脈(陽脈)
      • 弦脈(陽中之陰脈)
      • 促脈(陽脈)
      • 結脈(陰脈)
      • 代脈(陰脈)
    • 第十講 緩脈與胃氣
  • 下篇 雜 說 篇
    • 第十一講 獨處藏奸
    • 第十二講 脈學模型的建立
    • 第十三講 望色與切脈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