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選擇:《個人實相的本質》讀書會3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9205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自己並沒有受到限制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要的生活

這是市面上首見詳細解讀《賽斯書》的書籍。作者許添盛醫師以獨特的幽默和創意的比喻,解說賽斯資料數十年,帶領全球身心靈健康追求者更深入賽斯心法的精髓,且融入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嘉惠成千上萬的人們。這些讀書會的錄音內容,如今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成文字,對於「閱讀型」的賽斯書迷來說,真是有福了;本系列書籍可說是理解《賽斯書》的輔助教材,也是學習賽斯心法的入門磚。當聲音轉化為文字形式,再次與我們的心靈形成共鳴,這種震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甚至是一種可以反覆省察的節奏,透過閱讀的動力,能一再品嘗和玩味賽斯思想的精華。

假設每個人都是從本我而來,「現在的你,是你最喜歡的樣子嗎?真的是你最想成為的自己嗎?」這不只是表面的成就,像是錢賺得夠不夠多,而是指這個自己是否打從內心呈現出對生命的喜悅和光明,充滿了愛的感覺和能量?還是這個自己經過了後天種種的扭曲或傷害,展現出來的是自我保護、自我防衛?

每個人在一生中,每天都有很多的思想、觀念、看法,在整個心靈世界裡,我們和思想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從賽斯理論來看,任何的思想都是我們用來創造實相的工具,我們就像畫家,要藉由畫筆和顏料來作畫,那幅畫本身就是我們實相的藍圖,畫筆是我們的思想,顏料是我們的情感,所以思想和情感就是我們彩繪出人生的媒介。

執著的人就是在畫人生畫面時,手上只有一種畫筆,一直拿著大楷毛筆要寫最小的字體很困難。在我們整個人生的畫面,需要使用種類眾多的筆和顏料,必須隨時隨地調整人生觀,替換手上的畫筆,以符合每一種筆觸、每一種場景,像畫河流和雕梁畫棟用的筆絕對不一樣,可是大多數人不能隨時切換思想、念頭或觀念,於是受困於人生的痛苦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自己的生命自己過,做任何行業,自己開心最重要。
  • 關於賽斯文化
  • 第21講
    • 21-1
      • 精神病症是不成熟的潛意識,想幫助可憐的自我意識所顯出來的現象
      • 如果讀不懂賽斯書,只是自我意識不懂,持續努力終究會豁然開朗
    • 21-2
      • 我們是否打從內心呈現出對生命的喜悅?還是經過後天的扭曲而自我防衛?
      • 走上身心靈的道路能幫助我們成為「真正的自己」
      • 修行是回到本來的自己,拾回天生喜悅的感覺,重建人與宇宙的關係
    • 21-3
      • 只要愛的能量充滿了每個細胞,再嚴重的病當下都會好起來
      • 愛來自我們與內我的連結,從心中滿溢出來的一種能量
      • 生病是提醒我們要回到真正的自己,找回真實的感受
    • 21-4
      • 鏡頭是自我,照相機是全我,鏡頭早晚要覺察到自己是照相機的一部分
      • 理性必須和內在的直覺、衝動交互運用,人生才能美滿
      • 賽斯心法的心理治療訣竅:先肯定個案,才會出現治療契機
      • 如果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那東西可能來自異次元或自己恐懼的投射
  • 第22講
    • 22-1
      • 只要每個人呈現自己的生命,就能增益宇宙存在的品質
      • 神奇之道是達成目標最簡單實際的方法,也是每個人的生活之道
      • 身體是喜悅的,也是萬事萬物神奇的一部分
    • 22-2
      • 膝關節退化是由於承擔生命重擔的壓力,一定要回到生命喜悅的本質
      • 人是因自己的概念而創造實相,思想建構到哪裡,生命就建構到哪裡
      • 自認為無足輕重的老年人骨質會流失,追求生命意義能預防骨質疏鬆
    • 22-3
      • 信念和情緒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重要關鍵
      • 若想改變信念,得先轉換情緒
      • 父母管教子女時,若孩子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會累積憤怒而遷怒他人
    • 22-4
      • 每個人都要自在地調整情緒、改變信念,才能創造實相
      • 處於好情緒時,若能拔除負面悲觀的壞信念,生命會進到不同的境界
      • 採取不一樣的情緒和信念看自己,就會踏上一場自我創造之旅
    • 22-5
      • 人類陷入水深火熱時,一切萬有會派使者捎來鼓勵和安慰的訊息
      • 幻聽能幫助當事人看清楚內在的潛意識
  • 第23講
    • 23-1
      • 即使目的崇高,若採取的手段配不上目的,結果也是枉然
      • 恐慌症會伴隨著生理上的現象和心理上的害怕
      • 人的自我往往奮力向外衝,忽略了向內看,一碰到困境就會恐慌不安
    • 23-2
      • 創造力十足的靈魂若在物質世界受委屈,無法為熱情而活,就寧願不活
      • 靈魂來到人間是要打破現實,以彰顯靈魂的創造力和高貴的品質
    • 23-3
      • 自我為了對準當下的時空窄化焦點,但要適時散焦以免失去彈性
      • 自我必須輕輕放下,不能過度緊張,才不會陷在物質世界的監獄中
      • 認清自己的自我恐懼模式,用簡單而深厚的信心將其一點一滴瓦解
    • 23-4
      • 核心信念要適時調整,過於僵化會錯失很多實質經驗
    • 23-5
      • 時間是雙向的,為了讓未來的事情發生,才回到現在創造發生的基礎
      • 觀點無分對錯,學會用不同的觀點看事情才能擴大自己的覺察角度
    • 23-6
      • 先將自己杯子裡的水倒空,拿掉過去的觀念才能虛心學習
      • 思想越不受到制約,越能過著快樂自在的人生
  • 第24講
    • 24-1
      • 賽斯書是由不具肉身的賽斯,透過地球上肉身的自己(魯柏)完成
    • 24-2
      • 我們隨時都可以在生命的每一瞬間喊暫停
      • 學會喊暫停就能進到無限的內在世界,讓心靈得到滋養、智慧、愛
      • 做心理時間練習會覺得神清氣爽,獲得額外的能量,且療癒疾病
    • 24-3
      • 核心信念源自於過去已發生的經驗,或可能發生而未曾發生的經驗
      • 要隨著時間將曾深植於潛意識的信念汰舊換新,再植入新信念
    • 24-4
      • 疾病和貧窮是自我懲罰的結果,認定自己有福氣才會過富足的生活
      • 開始用自由聯想而非純理性邏輯的方式思考人生
    • 24-5
      • 沉浸在負面思考或不喜歡的情緒裡,首要之務就是接納自己
      • 若能接受與自己一百八十度完全相反的人,代表人格整合度沒問題
    • 24-6
      • 對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必須清楚明白
  • 第25講
    • 25-1
      • 種什麼信念到潛意識,就會透過身體顯現出來
    • 25-2
      • 夢境裡念頭一來馬上實現,在物質實相臨時變卦還來得及
      • 每個人都會找到運用賽斯心法的模式,進而實現自我的理想
    • 25-3
      • 隨著歲月、智慧、學習,逐漸將信念汰舊換新,生命才會自在
      • 信念思想有如家具,有些需要汰換,有些會歷久彌新
      • 那些童年時曾激勵自己奮發向上的信念,要在成功後適時調整
    • 25-4
      • 自認為「丟不掉某個意念」的人,必須瞭解這個想法本身也只是信念
      • 一個信念不會單獨存在,會跟其他信念相連成信念群
    • 25-5
      • 不同的稱謂,對不同的人會展現出不同的形象
  • 第26講
    • 26-1
      • 賽斯認為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應該去追求自己內在的神性
      • 科學昌盛,但人類的心靈與大自然脫離,導致諸多疾病
    • 26-2
      • 金字塔代表整個埃及文明的傳承,也代表了所有人靈性上的來源
      • 一旦找到內心的新精神導引,就能遵循內心的聲音,建立生命方向
    • 26-3
      • 相信理想與現實不衝突,內在就會帶出符合現實又能創造理想的力量
      • 地球上的人和生物集體不快樂,我們要從內在幫助所有人和大環境
    • 26-4
      • 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神聖且獨特的個體,不必拿自己與其他人比較
      • 很多事情我們都要先假設自己知道,透過開發潛能開啟內在的能力
    • 26-5
      • 不要去做事情,讓事情本身來幫助你
      • 透過心的相信,會在頭腦層面創造出讓頭腦相信的實質證據
  • 第27講
    • 27-1
      • 先建立信心,運用神奇之道,相信自己自然而然會達到期望
      • 想像力就是最偉大的方法,若想達成目標,信念與想像力必須一致
    • 27-2
      • 若想達成目標,宇宙會幫忙想辦法,但等方法出現自己仍需採取行動
    • 27-3
      • 孩子從小在無形中默認父母的信念,直到意識心能自己推理判斷為止
      • 人沒有理由被孩提時的信念綑綁,生命隨時能改變方向,插入新能量
    • 27-4
      • 罪與罰的概念成了現今世界的亂源,其實人的本質就是神聖
      • 要用愛餵養身上的細胞,自我譴責只會讓細胞反抗而生病
  • 第28講
    • 28-1
      • 心想事成實例分享
    • 28-2
      • 自己並沒有受到限制,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要的生活
      • 對精神病患的家屬而言,要承擔的後果比癌症更痛苦
    • 28-3
      • 畫家藉由畫筆和顏料作畫,我們運用思想和情感彩繪出人生
      • 每個痛苦的背後,一定代表一個無法轉圜自如、過度執著的思想
    • 28-4
      • 自殺的人不會下地獄,會在另一個世界接受特殊心理輔導,繼續學習
      • 在人生中要活用各類思想創造實相,永遠拿小楷毛筆寫大字就會痛苦
    • 28-5
      • 立場無分對錯,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觀點往外看
      • 先拿掉自己的思想觀念,才能以對方的思想觀念理解他的行為
    • 28-6
      • 每個人的人生觀只適用在自己身上,不能套用在其他人身上
  • 第29講
    • 29-1
      • 停止用自己的價值標準看待別人,或強加在別人身上
      • 父母不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孩子就學不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 29-2
      • 長時間的孤單淒涼感,多半是來自孩提時父母灌輸的不當信念
      • 教導孩子受傷不代表危險,而是安全,因為下次更小心就不會再受傷
    • 29-3
      • 卜卦擲筊多半與神明無關,只是藉此工具乞求內心提供指引
      • 矛盾衝突的信念最後會造成身心問題
      • 人生就是喜悅,即使發生壞事,也是為了帶來好的禮物
  • 第30講
    • 30-1
      • 好的親子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彼此認識對方真實的一面
      • 父母太愛說教,可能會讓孩子陽奉陰違,面臨人格上嚴重的撕裂
    • 30-2
      • 在助人的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 每個人出生的家庭是為了這一生的挑戰,以完成靈魂的功課
    • 30-3
      • 練習不戴面具過生活,靈魂的本質是真實,越真實越接近本來的自己
      • 父母越能瞭解孩子在其背後的樣子,越能幫助孩子
    • 30-4
      • 所有外在的東西都是為了喚醒自己內在早已存在的東西
    • 30-5
      • 心境影響外境,展現內在力量就能改變外界環境
      • 先改變自己這個觀察者,才能改變觀察到的現象
      • 若陷入負面情緒,首要之務是立刻抽離那種心境,維持正面積極的態度
    • 30-6
      • 有些人的生命雖然經歷苦難,但是會因此開出更燦爛的花朵
      • 每個人都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要受大環境影響
      • 腦海中不存在的東西,不會在現實中發生
    • 30-7
      • 象徵性行為就是實際上的行為,而實際上的行為也是象徵性行為
    • 30-8
      • 發揮想像力,栩栩如生地想像想成為的自己,那個自己就會出現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