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信念:《個人實相的本質》讀書會2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130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沒有事實,只有信念

這是市面上首見詳細解讀《賽斯書》的書籍。作者許添盛醫師以獨特的幽默和創意的比喻,解說賽斯資料數十年,帶領全球身心靈健康追求者更深入賽斯心法的精髓,且融入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嘉惠成千上萬的人們。這些讀書會的錄音內容,如今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成文字,對於「閱讀型」的賽斯書迷來說,真是有福了;本系列書籍可說是理解《賽斯書》的輔助教材,也是學習賽斯心法的入門磚。當聲音轉化為文字形式,再次與我們的心靈形成共鳴,這種震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甚至是一種可以反覆省察的節奏,透過閱讀的動力,能一再品嘗和玩味賽斯思想的精華。

我們的信念會自動地使我們以某種模式去思想與感受。是我們的信念在領導情緒,而不是我們的情緒在領導信念。因此「沒有事實,只有信念」。比方說,「我一個月賺三萬」是事實還是信念?既是事實也是信念,但最早一定先是信念,也許有人一個月賺三萬覺得夠用,那一輩子的月薪可能就是三萬,如果他的信念是「我的月薪絕對不只三萬」,他就會去改變,可能變成賺十三萬或三十萬。所以想改變現狀,一定要從信念開始改變。

大家不妨從這個角度去看每件事,本來以為是事實的其實也是信念,本來以為是信念的早晚會變成事實,事實和信念之所以常交纏不清,就是這個原因。然後必須告訴自己:「即使我相信它,它也未必是真的。」明白之後,便能進一步把那些暗含基本限制的信念遠遠拋開。

人究竟是受到事實還是信念所左右?不管那個事實是誰看到的事實,人往往是被自己的信念、思維和主觀所左右。而同一個現象發生了,每個人都會各做解釋,透過自己的信念創造了實相。賽斯要幫助大家打破這種限制性的觀念,關鍵在於,要不要改變信念,自己決定;要不要相信「沒有事實只有信念」,自己決定;要不要調整對事情的觀點,也是自己決定。
  • 關於賽斯文化
  • 第11講
    • 11-1
      • 身體由快速移動的粒子組成,能量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在其中不停轉換
      • 每個人的身體時時刻刻都與外在環境互動,沒有分開
    • 11-2
      • 呼吸道疾病患者,是因為與外界空氣之間的能量交流出問題
      • 腎上腺素不只停留在人體內,還會投入空氣中影響大氣成分
    • 11-3
      • 人來到世界是為了學習能量在變成思想與情緒後,如何引發所有的經驗
      • 信念領導情緒,而非情緒領導信念
    • 11-4
      • 隨時覺察自己的信念,對於錯誤信念應當知所警惕,加緊努力
      • 沒有事實,只有信念
      • 信念改變,命運會跟著改變
    • 11-5
      • 金錢是愛的能量,心越寬越能容納更多金錢能量,幫助眾生
      • 生命就是要隨著天馬行空的意念去創造,不要自我設限
  • 第12講
    • 12-1
      • 整個環境都是我們的信念化為物質的結果
      • 每個人都能改變對實相和對自己的觀念,而創造個人活生生的經驗
    • 12-2
      • 意識心決定目標,內我運用其無盡的能量和才幹將之付諸實現
    • 12-3
      • 意識心的可貴之處在於做決定及定方向,能評估內在及外在狀況
      • 能從內在意識和外在資訊得到充滿智慧的詮釋方式,人生就會開闊
    • 12-4
      • 許多人不敢面對自己的思想,也逃避了自省後必須面臨的自我調整
      • 身體出問題是最佳警訊,提醒當事人必須有所改變
    • 12-5
      • 融合陰陽兩種特質,太陰柔會委屈自己,太陽剛會過度以自我為中心
      • 實相由自己一手所造,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存在負責
    • 12-6
      • 到人間投胎是為了經歷無比豐富的世界,創造一個有色有相的實相
      • 我們要透過身體來享受、表達、運用自己,幫助意識的偉大擴展
  • 第13講
    • 13-1
      • 意識心就像一扇窗,讓我們由內向外看,感知內心世界的果實
      • 信念情緒先導致了內在事件,然後再投射為外在事件
    • 13-2
      • 我們自己有意識的信念,就是我們接到的最重要暗示
      • 善用意識心的人能覺知內在的直覺概念,不會對外界資料照單全收
    • 13-3
      • 一旦意識心迷失,內我馬上會採取自我改正的措施
      • 內我會透過靈光乍現的方式提供內在訊息,使當事人改變行為模式
    • 13-4
      • 我們的思想就像花一樣,開成了生命中的事件
      • 宇宙中沒有意外,人世生活也一樣沒有意外
    • 13-5
      • 意識心很好奇,態度開放,還具備檢驗自己內容的能力
      • 一旦打開創造性的表達,會從內在收到源源不絕的洞見和直覺
    • 13-6
      • 意識心聆聽內在和外在的聲音,若接受了矛盾的信念,就得一一揪出
      • 若想改變經驗,必須先改變形成了各種觀念的原始材料
  • 第14講
    • 14-1
      • 「我們」不等於「我們的觀念」,觀念隨時都能改變
      • 各種限制性觀念像一張束縛之網,使心智堆滿殘礫,造成阻礙
    • 14-2
      • 錯誤的信念就是在先天上無法與內我基本狀況相合的信念
      • 是我們自己選擇了童年環境,且安排人生的各種挑戰
    • 14-3
      • 每個人都為這一生選了特別的主題,在此架構下仍有無數的可行方向及資源
      • 剷除了錯誤的信念,意識心便能再度與自己內在本體的力量取得連結
    • 14-4
      • 謬誤的信念會造成僵化的自我,歪曲了意識心的感知
      • 細聽自己連續不斷的念頭,檢視自己給自己的暗示與觀念
    • 14-5
      • 一心專注在惡或恨的人,就是在製造它們
      • 憎恨戰爭不會帶來和平,熱愛和平才會帶來和平
  • 第15講
    • 15-1
      • 意識心不停在變,既可以看到外界實相,又可以向內觀照
      • 生病的人若想徹底恢復而不患上新的症狀,就必須找到生病的理由
    • 15-2
      • 賽斯心法讓問題變得很簡單,答案都在桌面上,不是藏在角落
      • 每個人認為的一切都是出於自己的想法,當下改變信念一切就能改變
    • 15-3
      • 人的內在會提供靈感、創造力、指引,不必費力向外求
    • 15-4
      • 將精神集中在能帶來理想結果的思想或感覺上
    • 15-5
      • 細察自己物質實相的所有層面,實質經驗和環境都是信念的具體化
      • 命運的本質是發揮靈魂的戲劇張力,每個人都要成為自己人生的編劇
    • 15-6
      • 啟動自己內在的能量,不斷學習成長,就能影響家人朋友的心靈經驗
    • 15-7
      • 疾病是原本潛伏在內的偏差性格浮現出來,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治本
  • 第16講
    • 16-1
      • 自我能在意識心裡植入新意念,改變過時的觀念
      • 自我不斷成長改變,以適應從全我而來的新特性,放下用不著的舊特性
      • 自我是內我中最以物質導向的部分,但從未脫離內我,絕不孤單疏離
    • 16-2
      • 種子人格對人生發展很重要,某個自己會在某個瞬間出來改變生命方向
    • 16-3
      • 情緒本身無分正負,負面的情緒受阻會導致身心問題
      • 不要放過腦海中閃過的任何念頭,每個念頭都有道理
    • 16-4
      • 下決心去檢查意識心的內容,會找到長久以來忽略的寶藏
      • 隨時隨地覺察念頭的變化,就能從中得到線索,瞭解自己的信念
    • 16-5
      • 在意識上與心電感應上,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各種念頭的交換
      • 越能表達出意見和情感的人,越容易與別人溝通
  • 第17講
    • 17-1
      • 人和寵物之間也有心電感應訊息的交換
      • 信念系統不只會創造實相,也決定了一個人收到的心電感應訊息種類
      • 抱持著「全世界都是好人」的信念,能保自己一輩子平安
    • 17-2
      • 對凡事質疑、思索的精神,有助於整體人類靈性的發展
    • 17-3
      • 憤怒讓人格有力量去溝通表達,不至於陷入無力而自殺或採取暴力
      • 能預知災難的人是因為內心有太多負向的核心信念,不值得慶幸
    • 17-4
      • 人在身心脆弱時,需要的是空氣、陽光、水、與健康的人密切接觸
      • 專心致志在什麼上面,就得到什麼
      • 建立起個人存在的意義,疾病才會痊癒不復發
    • 17-5
      • 價值完成會讓人覺得被需要而變得健康
      • 任何痛苦的背後都有個負面的限制性信念,只要找到,痛苦就會解除
  • 第18講
    • 18-1
      • 核心信念決定了人生觀,也決定了看世界的心態和所看到的世界
    • 18-2
      • 教育是讓孩子覺得生命有成就感,然後將這股成就感轉移到困難之處
      • 信念改變時,經驗與行為也會改變,但同時會面臨創造性的壓力
    • 18-3
      • 疾病是為了改變某些限制性信念,不是每個人都得靠生病才能轉變信念
      • 思想造成了病痛,開始改變思想,肉體會跟著改變
    • 18-4
      • 幻聽的本質是我們的潛意識與意識產生直接溝通的現象
      • 透過病人與幻聽的對話幫他整合意識,而非用藥壓抑幻聽產生分離
    • 18-5
      • 正常人也隨時跟自己的潛意識對話,只是幻聽的人讓自我對話浮現出來
      • 評論式幻聽會攻擊當事人最不願意自我面對、最在意的弱點
  • 第19講
    • 19-1
      • 關係妄想常發生在極度寂寞的人身上,潛意識藉此幫他與外在世界連結
      • 妄想和幻聽有正面的價值和意義,是為了拯救內向又自認為失敗的意識
    • 19-2
      • 真正的知識要直接用心感應,看看是否與生命經驗和內在直覺呼應
    • 19-3
      • 所有人都是來人間體驗,再怎麼好或不好都是生命體驗的一部分
      • 若想認識自己的意念和信念,必須拿掉眼罩,漫步其中
    • 19-4
      • 面對了內心真實的感受,就能將強迫思想整合在健康人格裡
    • 19-5
      • 信念影響經驗,每件事都是透過當事人的信念來詮釋
      • 告訴自己「事情沒那麼糟,而且隨時都會好轉」,就能脫離絕望的深淵
    • 19-6
      • 核心信念常常會自動吸引其他類似的信念
      • 事件發生前每個人的潛意識層面早已參與其中,只是覺察度不夠
  • 第20講
    • 20-1
      • 流感在耶誕節前爆發,是因為人的內心對科學和宗教的假設起衝突
      • 科學把人當機器,否認人靈魂的本質和存在的價值
    • 20-2
      • 這個世界因為愛而存在,所有的物種彼此之間互助合作
    • 20-3
      • 罹患憂鬱症是因為人生失去了意義,而非血清素不足
    • 20-4
      • 目前全世界憂鬱症之所以盛行,與科學背後的假設息息相關
      • 越覺得生命有意義的人,能量會越多
    • 20-5
      • 很多的答案和知識不假外求,可以從意識心而來
    • 20-6
      • 我們都是活在信念的結構體,而非事實的結構體
      • 信念就是一個人的生命藍圖,以作為每天生活的依據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