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從日治到當代,一百多年來,臺灣人始終在追尋自由,
政治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文化的自由;
而臺灣現代舞發展的歷史,就是臺灣人追尋「身體的自由」的歷史。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永遠也不會害怕
也不會憂愁
我愛在暴風雨中翱翔
剪破一個又一個巨浪
──雷石榆,〈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看似有權自主,實際上卻受到許多禮俗、傳統觀念,或是法律等無形的規範,限制著我們的自由。另一方面,舞蹈這項藝術的核心,則是以身體為語言,用最直接的肢體運動,表達出人最真實的內在感受。在這層意義上,現代舞走得相當遠,因為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古典芭蕾日益僵固的審美標準,讓身體能夠盡情揮灑,更貼近奔放的心靈與思想。而這源於反叛、追求自由的現代舞,雖誕生於二○世紀的歐美,卻引起了普世的心靈共鳴並傳入亞洲,先是日本,而後朝鮮,最後輾轉進入臺灣,落地生根。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以細緻而優美的文筆,生動地描繪了現代舞在臺灣的發展,同時,也記錄下臺灣人在政治與文化之外,追尋身體自由的歷史。「假如我是一隻海燕」語出雷石榆的同名詩作,這是他寫給愛妻蔡瑞月的詩作,後也被改編為現代舞作品;而這隻在狂風巨浪中奮力飛翔的海燕,既象徵著蔡瑞月,也象徵著臺灣現代舞發展史上每個舞者努力的身影。回顧過往,最早,經由日本的現代舞之父石井漠、朝鮮的半島舞姬崔承喜,影響了臺灣的蔡瑞月、李彩娥等一代人,再到如今人們熟知的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等,是在他們各自的努力之下,現代舞在臺灣才逐漸成為一項被人認真看待的藝術;也是因為這些舞蹈家的努力,才讓臺灣人普遍更理解、更能掌握、更懂得展現自己的身體。而這項藝術所象徵的,諸如自由、解放、抵抗等近代啟蒙思想的精神,也歷經日本帝國的殖民、戰後國民黨的統治與戒嚴、冷戰局勢下的美援勢力,渡過層層壓力、重重難關,最後終於完成了在地化,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各界推薦
何曼莊、徐瑋瑩、陳雅萍、羅毓嘉、蘇碩斌∥共同推薦
本書特色
1.少數關注臺灣舞蹈文化發展,並且面向大眾的藝術通史著作。且除了關注舞蹈藝術本身之外,亦關注舞蹈家們在政治、性別等層面的努力與突破,描繪出現代舞在整個文化當中的位置,以及對整體社會的影響。
2.過往相關著作,一類是以「舞蹈」為主,並未特別點出「現代舞」這個舞種的特殊意義,以及它和臺灣史、臺灣文化發展的緊密關聯;而另一類著作大多以單一舞蹈家為中心,關注其生平故事,卻比較無法俯瞰全貌。本書則以現代舞為軸線,用舞蹈家的生命片段為材料,來描繪此舞種的發展,既關注橫向影響,也關注縱向傳承。
作者本身學習現代舞,所以書中並不僅止於史料的鋪陳或是講述人物故事,亦能夠用深入淺出的方式,適時講解觀舞重點,分析舞蹈作品的美學所在。
政治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文化的自由;
而臺灣現代舞發展的歷史,就是臺灣人追尋「身體的自由」的歷史。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永遠也不會害怕
也不會憂愁
我愛在暴風雨中翱翔
剪破一個又一個巨浪
──雷石榆,〈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看似有權自主,實際上卻受到許多禮俗、傳統觀念,或是法律等無形的規範,限制著我們的自由。另一方面,舞蹈這項藝術的核心,則是以身體為語言,用最直接的肢體運動,表達出人最真實的內在感受。在這層意義上,現代舞走得相當遠,因為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古典芭蕾日益僵固的審美標準,讓身體能夠盡情揮灑,更貼近奔放的心靈與思想。而這源於反叛、追求自由的現代舞,雖誕生於二○世紀的歐美,卻引起了普世的心靈共鳴並傳入亞洲,先是日本,而後朝鮮,最後輾轉進入臺灣,落地生根。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以細緻而優美的文筆,生動地描繪了現代舞在臺灣的發展,同時,也記錄下臺灣人在政治與文化之外,追尋身體自由的歷史。「假如我是一隻海燕」語出雷石榆的同名詩作,這是他寫給愛妻蔡瑞月的詩作,後也被改編為現代舞作品;而這隻在狂風巨浪中奮力飛翔的海燕,既象徵著蔡瑞月,也象徵著臺灣現代舞發展史上每個舞者努力的身影。回顧過往,最早,經由日本的現代舞之父石井漠、朝鮮的半島舞姬崔承喜,影響了臺灣的蔡瑞月、李彩娥等一代人,再到如今人們熟知的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等,是在他們各自的努力之下,現代舞在臺灣才逐漸成為一項被人認真看待的藝術;也是因為這些舞蹈家的努力,才讓臺灣人普遍更理解、更能掌握、更懂得展現自己的身體。而這項藝術所象徵的,諸如自由、解放、抵抗等近代啟蒙思想的精神,也歷經日本帝國的殖民、戰後國民黨的統治與戒嚴、冷戰局勢下的美援勢力,渡過層層壓力、重重難關,最後終於完成了在地化,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各界推薦
何曼莊、徐瑋瑩、陳雅萍、羅毓嘉、蘇碩斌∥共同推薦
本書特色
1.少數關注臺灣舞蹈文化發展,並且面向大眾的藝術通史著作。且除了關注舞蹈藝術本身之外,亦關注舞蹈家們在政治、性別等層面的努力與突破,描繪出現代舞在整個文化當中的位置,以及對整體社會的影響。
2.過往相關著作,一類是以「舞蹈」為主,並未特別點出「現代舞」這個舞種的特殊意義,以及它和臺灣史、臺灣文化發展的緊密關聯;而另一類著作大多以單一舞蹈家為中心,關注其生平故事,卻比較無法俯瞰全貌。本書則以現代舞為軸線,用舞蹈家的生命片段為材料,來描繪此舞種的發展,既關注橫向影響,也關注縱向傳承。
作者本身學習現代舞,所以書中並不僅止於史料的鋪陳或是講述人物故事,亦能夠用深入淺出的方式,適時講解觀舞重點,分析舞蹈作品的美學所在。
- 推薦序 臺上一分鐘、臺下八十年
- 推薦序 寫作追求自由,身體也是
- 序章
-
第一章 嶄新的身體語言進入臺灣:日本現代舞的啟發
-
前所未有的舞蹈
-
踏上命定之途
-
對新時代身體的渴望
-
身體渴望獨立,民族也是
-
當臺灣初次向世界敞開身心
-
臺灣文藝聯盟的危機
-
身體訴說的豈只是力與美
-
臺灣也有自己的舞蹈嗎?
-
島嶼新身體的誕生
-
知識分子的鼓勵與家長的支持
-
少女的尋夢冒險
-
臺灣囡仔壓倒日本人!
-
-
第二章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戰後政治高壓下現代舞的發展與沉潛
-
短暫的真空時期
-
保守勢力的阻礙
-
大時代中奮鬥的左翼文人
-
無懼的海燕
-
不能不當中國人,卻不能跟中國接觸
-
夫妻雙雙入獄
-
牢獄裡的舞蹈家
-
舞蹈最不自由的時代
-
被創造的傳統
-
你的中國,不是你的中國
-
必須潛藏的現代舞
-
傀儡上陣
-
沉潛的外省舞蹈家—劉鳳學的中國現代舞實驗
-
現代不盡然與古典對立
-
-
第三章 高壓下終能喘息的自由:六〇年代,結束冬眠的現代舞
-
風光的表面下
-
售票罰款事件
-
視線從未移開
-
美國文藝政策與現代主義的傳入
-
讓身體自由呼吸的現代舞
-
探問女性身份意義的王仁璐
-
-
第四章 尋找自己:第二波西方舞蹈留學潮
-
尋找自己
-
美國自由氣息的滋養
-
家貧難掩其華的天才
-
人生的轉捩點:被葛蘭姆發掘
-
迴游:我的、我們的、我們國家的舞蹈
-
承先啟後之舞:《薪傳》
-
新古典舞團
-
從摸索到成熟
-
從潛藏到探出頭的現代舞
-
調和浪漫的憧憬與實際的考量
-
舞蹈史上最大的羅生門
-
-
第五章 新舊之交:八〇年代到解嚴後
-
風起雲湧的時代
-
舞蹈劇場與臺灣社會
-
雲門暫停
-
初生的多元風景:後現代舞是什麼
-
須彌納於芥子:皇冠小劇場
-
政治的舞蹈與舞蹈的政治
-
俠女之舞
-
戲弄國家
-
無始無終之舞
-
- 終章
- 主要參考資料
- 評跋 舞蹈,爭取與享受自由的武器
- 作者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