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裒輯作者投身學術工作二十五年中,參與臺、中、港、日、韓、馬等學術研討會及發表於各期刊中有關「古文獻」的論文,探索歷代典籍或人物的諸般課題,尋根振葉,考察幾微,建立其脈絡,闡明其幽隱,能發前人所未發,解析其疑滯,面向廣大,內容豐富,見解獨到,是多歷年所錘鍊出的結晶,並附多篇當代學者側記與著作年表。
- 《說文解字》成書「考之於逵」辨
- 從《說文解字》到《康熙字典》──以釋「小兒」諸字為對象的考察
- 論《汗簡》、《古文四聲韻》引李商隱《字略》書名異稱溯因
- 論戴侗《六書故》的金文應用
- 從黃生與方以智的交集面談明末清初的小學風貌
- 論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的金文應用
- 段注轉注音轉說探究
- 段、桂注證《說文解字》古文引《汗簡》、《古文四聲韻》的考察
- 由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的取證金文談「專臚古籍,不下己意」的問題
- 談桂馥《說文解字義證》中增補的古文
- 由《未谷遺箸二種》摘鈔顧南原《隸辨》談桂馥的書鈔
- 〈從古文字學方面來評判清代文字聲韻訓詁之學的得失〉補正──談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與《補遺》中的金文應用
- 有溫度的學問──王叔岷先生論學書札管窺
- 王叔岷先生小學管窺
- 饒宗頤先生與《說文解字》
- 談饒宗頤先生詩詞中的古文字命題
- 從古文字的構形規律談「信」字六書的歸屬問題
- 「沉檀輕注」句解
- 論訓詁學的多邊關係──由唐人「父自稱」或「子稱父」為「哥哥」談起
- 古今共構,內外互補──以臺灣《中文大辭典》、《異體字字典》的編纂為例
- 論合體結構中的文字位移現象──以「心」部為對象的考察
- 史實與依託──由雲林蒲姓談「蒲」字與「河東角獸」
-
附錄篇
-
花氣渾如百和香──龍宇純先生側記
-
一樹長存萬古青──談許錟輝老師的古文字學
-
小學於今盡坦途──記伯元師二三側影
-
在權威的縫隙中──以古文字研究為例
-
「好」個什麼──「好」字的歷史
-
真的「我手寫我口」嗎?
-
「清華百年西南地區瀕危文物文獻展暨研討會」側記
-
黃宗義教授華甲書法展序
-
1976-2018 年著作年表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