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化政策

出版日期
2019/06/2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6344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世界趨勢的衝擊下,文化政策的思潮也受到影響,加上藝術與文化沒有明確標準,結果不易量化呈現,因此文化政策的執行產生許多議題與爭論。例如:政府是否要補助藝術文化?在經濟不景氣時,最先被刪減的補助項目一定是藝術與文化嗎?再者,倘若政府撥予經費,補助缺乏美感的前衛藝術、有傷風敗俗疑慮的性藝術,甚至是公然挑戰社會禁忌的觀念藝術,會不會更進一步激起民眾「浪費納稅人血汗錢」的譴責呢?

英國最嚴重的藝術爭議──「泰特畫廊磚頭事件」,國家在經濟衰退之際,泰特畫廊卻從美國高價購入「藝術品」磚頭,導致民怨四起,媒體交相批評;但是假如從美學、政治、經濟、道德、媒體與政策等各個角度來看,可以發現此爭議對英國當代藝術的貢獻實在是功不可沒,完美地將爭議變成正向的結局。透過此書,可以掌握世界的潮流與脈動,並了解文化政策在社會中扮演著何其重要的角色。
  • 摘要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文化政策的定義
      • 一、文化
      • 二、政策
      • 三、文化政策
      • 四、文化行政
      • 五、藝術
      • 六、藝術管理
    • 第二節 文化政策的歷史發展
      • 一、國家認同
      • 二、多元文化
      • 三、文化產業
      • 四、英國
      • 五、美國
      • 六、台灣
      • 七、分析與比較
    • 第三節 文化政策的目的
      • 一、資產保存
      • 二、水準提升
      • 三、欣賞普及
      • 四、公私合作
      • 五、社會和諧
      • 六、文化認同
      • 七、經濟發展
      • 八、國家榮耀
      • 九、世界和平
      • 十、永續經營
    • 第四節 文化部的職責與分權
      • 一、文化部的職責
      • 二、我國文化部的職責
      • 三、我國文化部的組織
      • 四、文化政策的分權
      • 五、文化法規
      • 六、文化預算
      • 七、文化人力與統計
  • 第二章 文化政策制度比較
    • 第一節 政府扮演之角色
      • 一、資助者(patron)
      • 二、促進者(facilitator)
      • 三、建築師(architect)
      • 四、工程師(engineer)
      • 五、角色合流
    • 第二節 文化財務收支理論
      • 一、文化投資論
      • 二、成本效益論
      • 三、市場供需論
      • 四、產業經營論
    • 第三節 中央文化政策組織之比較
      • 一、文化部
      • 二、文化相關部會合署
      • 三、藝術委員會
      • 四、文化部與藝術委員會
      • 五、合流趨勢
    • 第四節 國際文化組織
      •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二、世界貿易組織
      • 三、世界遺產
      • 四、國際藝術節
  • 第三章 影響文化政策之世界趨勢
    • 第一節 影響文化政策之思潮
      • 一、後現代主義
      • 二、新自由主義
      • 三、全球化
      • 四、社區總體營造
      • 五、文化產業
      • 六、數位化
      • 七、多元化
      • 八、行政法人化
      • 九、文化外交
      • 十、都巿再生與閒置空間再利用
      • 十一、再東方化
    • 第二節 文化政策之議題
      • 一、政府補助與否
      • 二、提升水準與普及欣賞
      • 三、外顯與內隱的文化政策
      • 四、臂距原則
      • 五、商業贊助
      • 六、文化認同
      • 七、多元文化
      • 八、文化公民權
      • 九、公民美學
      • 十、藝術、色情或淫穢
    • 第三節 文化政策之研究
      • 一、美學
      • 二、文化研究
      • 三、文化人類學
      • 四、公共政策
      • 五、經濟學
      • 六、社會學
      • 七、地理學
  • 第四章 文化政策爭議
    • 第一節 文化政策爭議之影響因素
      • 一、美學
      • 二、政治
      • 三、經濟
      • 四、道德
      • 五、媒體
    • 第二節 文化政策爭議的起因
      • 一、藝術與美學標準的模糊性
      • 二、思想觀念的轉變慢於科技文明的進步
      • 三、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會背景、經濟地位的不同
      • 四、民主社會言論與創作的自由
    • 第三節 泰特畫廊的磚頭爭議個案
      • 一、個案描述
      • 二、分析與解釋
      • 三、評價與結論
    • 第四節 完美時刻爭議個案
      • 一、個案描述
      • 二、分析與解釋
      • 三、評價
  •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第一節 結論
      • 一、藝術、美學與文化定義的模糊性
      • 二、世界思潮的影響
      • 三、從精緻藝術、社區藝術到文創產業
      • 四、他國經驗作為借鏡
      • 五、科技創新為文化發展關鍵
      • 六、創意產業扮演經濟重要角色
      • 七、創造經濟富裕與政治自由的藝文成長環境
      • 八、文化政策研究水準急需提升
      • 九、世界多元與和平為最高理想
      • 十、人類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
    • 第二節 建議
      • 一、認清藝術、美學與文化定義的模糊性特質
      • 二、鼓勵與容忍多元化的當代社會
      • 三、提倡與堅持臂距原則
      • 四、鼓勵文化政策的研究統計與出版
      • 五、推動世界和平與永續發展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 文化行政高普考與地方文化行政特考答題高分策略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