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民俗是文化的根源,也是一切藝術的土壤。
民俗,是指與國民生活有關的傳統,且涵藏特殊意義的習俗,包括歲時節慶與生命禮俗等。文化,則指人文化成,乃民俗紋理的符顯,也是民俗的集體性表現。換句話說,民俗來自斯土斯民的傳統社會生活及其倫理秩序觀,因此是文化的根源。
本書分為三大篇(臺灣文化底蘊、民俗藝術、文學思路),共106章。簡介如下:
1.臺灣文化底蘊篇:包括臺灣位置、歷史、族群、宗教、傳統建築、表演藝術、工藝美術、飲食文化等,臺灣不愧是一座美麗島。
2.民俗藝術篇:包括宗教、表演藝術、工藝美術及飲食文化。
(1)宗教部分:包括歲時節慶、傳統建築等。
(2)表演藝術:包括大戲、小戲、偶戲、陣頭、舞蹈、口鼻笛、流行歌曲等,傳釋斯土斯民的心聲與夢想。
(3)工藝美術:包括編織、雕刻、陶瓷、金工及其他等五大類。
(4)飲食文化:包括閩、客、原住民、中華八大菜系及異國料理等口味。對於吃道的追求,包括材料的選擇、刀工的運用、五味的調和、火候的拿捏、烹飪的規劃、吃法的講究、器皿的安排、氛圍的營造、健康的要求及創意的思考,成為豐沛的軟實力。
3.文學思路篇:是作者長期投入文學創作、關心文學環境所做的一些反思。
全書廣就民俗藝術多元面向論述,以散論代替嚴肅的專著,加上約三百張圖片說明,寓理論於平易的散文,探索民俗藝術/臺灣文化雙重概念的建構,以分享讀者。
民俗,是指與國民生活有關的傳統,且涵藏特殊意義的習俗,包括歲時節慶與生命禮俗等。文化,則指人文化成,乃民俗紋理的符顯,也是民俗的集體性表現。換句話說,民俗來自斯土斯民的傳統社會生活及其倫理秩序觀,因此是文化的根源。
本書分為三大篇(臺灣文化底蘊、民俗藝術、文學思路),共106章。簡介如下:
1.臺灣文化底蘊篇:包括臺灣位置、歷史、族群、宗教、傳統建築、表演藝術、工藝美術、飲食文化等,臺灣不愧是一座美麗島。
2.民俗藝術篇:包括宗教、表演藝術、工藝美術及飲食文化。
(1)宗教部分:包括歲時節慶、傳統建築等。
(2)表演藝術:包括大戲、小戲、偶戲、陣頭、舞蹈、口鼻笛、流行歌曲等,傳釋斯土斯民的心聲與夢想。
(3)工藝美術:包括編織、雕刻、陶瓷、金工及其他等五大類。
(4)飲食文化:包括閩、客、原住民、中華八大菜系及異國料理等口味。對於吃道的追求,包括材料的選擇、刀工的運用、五味的調和、火候的拿捏、烹飪的規劃、吃法的講究、器皿的安排、氛圍的營造、健康的要求及創意的思考,成為豐沛的軟實力。
3.文學思路篇:是作者長期投入文學創作、關心文學環境所做的一些反思。
全書廣就民俗藝術多元面向論述,以散論代替嚴肅的專著,加上約三百張圖片說明,寓理論於平易的散文,探索民俗藝術/臺灣文化雙重概念的建構,以分享讀者。
- 自序
-
第一篇 臺灣文化底蘊
-
壹、認識 Formosa.臺灣
-
貳、 重現臺灣圖像——為《臺灣傳統藝術》英譯而寫
-
參、尋找臺北的人文底蘊
-
肆、期待一種巷弄的新美學
-
伍、文化資產可以讓一座城市變得偉大
-
陸、追逐一個文化夢想——十年經營彰化學
-
柒、鹿港是閩南文化的活化石
-
捌、深耕鹿港家族史的範例
-
玖、期待一座彰化縣文學館
-
拾、文化立縣新思考——給魏縣長的一些意見
-
拾壹、打開百年老店的門扉
-
拾貳、正視臺灣百年老店
-
拾參、一個挖掘族群人文的範例
-
拾肆、文化寒冬裡的一些堅持
-
拾伍、開出亮麗的文化遠景
-
拾陸、涵藏人文化成的講堂
-
拾柒、德行,讓生命朗現光采
-
拾捌、尋找現代「雪隱」
-
拾玖、小小基金會的一些夢想
-
貳拾、看見印尼.守護臺灣——以文化交流邁出新南向政策的一步
-
貳拾壹、懷念創辦人許常惠老師
-
-
第二篇 民俗藝術
-
第一章 宗教
-
第一節 臺灣廟宇建築藝術
-
第二節 在信仰場域建構人文城堡
-
第三節 期待重現元宵原味的國家燈會
-
第四節 三月「迎媽祖」的深層訊息
-
第五節 一條豐厚多元的新香路
-
第六節 中元節涵藏的多重元素
-
第七節 從市定古蹟邁向國定古蹟
-
第八節 型塑王爺總廟形象 締造文化資產
-
第九節 王爺信仰的一些新發現
-
第十節 籤詩,是人神互動的符碼——為南鯤鯓代天府籤詩校勘而寫
-
第十一節 爭取潛力點邁向世界遺產
-
第十二節 重現鶯歌的一些土地記憶
-
第十三節 搶救百年古剎普安堂
-
第十四節 搶救稀有的文化資產——普安堂的修行與儀式
-
第十五節 例證臺北市宗教軟實力
-
第十六節 尋找學術會議的新路向
-
-
第二章 表演藝術
-
第一節 歌仔戲與心靈淨化——以臺灣幾齣名作為例
-
第二節 孫翠鳳的戲劇世界
-
第三節 舉世唯一僅有的劇種——臺灣布袋戲
-
第四節 雲林是布袋戲的故鄉
-
第五節 走過百年小西園
-
第六節 坐在輪椅上的藝師
-
第七節 覓尋薪傳新途徑——小西園掌中戲匯演
-
第八節 一個被忽視的文化工程——全國學生創意偶戲比賽
-
第九節 也是一種文化奇蹟——為「全國學生創意偶戲比賽」喝采
-
第十節 盤點文化資源的一個案例
-
第十一節 一個被忽視的小小文化奇蹟
-
第十二節 一個締造陣頭奇蹟的範例
-
第十三節 為傳統藝術傳心燈——為「向大師學習——為傳統藝術體驗營」而寫
-
第十四節 親近大師
-
第十五節 蔡麗華的民族舞蹈夢——為「2014 舞動臺灣情」而寫
-
第十六節 舞動臺灣情
-
第十七節 二〇一四年中美洲之行日記
-
第十八節 為臺中藝文資源舞出光采
-
第十九節 口鼻笛譜寫排灣心事
-
第二十節 那一年,臺灣原住民在巴黎發聲現身
-
第二十一節 聆聽大師的生命交響樂章
-
第二十二節 一首不可思議的歌曲
-
-
第三章 工藝美術
-
第一節 臺灣傳統工藝美術
-
第二節 巧奪天工——寫在「原住民族衣飾鑑賞與科學管理研習會」之前
-
第三節 匠心獨運——寫在「原住民族木雕鑑賞與科學管理研習會」之前
-
第四節 民間藝人的新典範——剪紙大師李煥章
-
第五節 用心於剪、紙之外
-
第六節 李煥章剪紙——融入畢卡索元素
-
第七節 藺草編織林黃嬌
-
第八節 臺灣粧佛工藝的發展概述
-
第九節 馳騁木雕天地的施鎮洋
-
第十節 發現詹文魁
-
第十一節 佛像雕刻家詹文魁
-
第十二節 維繫一線墨脈於不墜
-
第十三節 遇見畫家梁奕焚
-
第十四節 籠絡島嶼風情於筆端
-
第十五節 彰化縣傳統民工藝美術的踏查
-
-
第四章 飲食文化
-
第一節 尋找臺灣味(三十多年踏查飲食寶島、十四萬字詮釋味道臺灣)
-
第二節 臺灣茶藝
-
第三節 太陽堂是臺灣糕餅史的一頁輝煌
-
第四節 中崎是臺灣糕餅文化的櫥窗
-
第五節 精誠是通關的密碼
-
第六節 鼎泰豐小籠包的傳奇
-
第七節 桃園客家飲食的民俗元素
-
第八節 百年老店歷久彌新
-
第九節 大廚師的風範
-
第十節 飲食,是臺灣的重要軟實力
-
第十一節 謝黃鍊淨的私房菜
-
第十二節 道地鹿港辦桌食譜
-
第十三節 正視大溪豆腐文化這個潛力點
-
第十四節 文化工程給桃園市長的一些意見
-
-
-
第三篇 文學思路
-
壹、文化寒冬,大安熄燈
-
貳、為《詩路》說幾句話
-
參、漫長詩路有知音
-
肆、以文字譜寫生命交響樂曲的隱地
-
伍、歲暮,巴黎行
-
陸、七月,巴黎行
-
柒、人生答案:今生無悔
-
捌、區域文學新典範
-
玖、吳晟新詩的倫理意識
-
拾、〈負荷〉意境的延伸
-
拾壹、那照亮人間的盞盞心燈
-
拾貳、 疏浚心靈之河的障礙——為二〇一三第三屆關愛親長「我有話/畫要說」而寫
-
拾參、為現代休閒提供思考的空間
-
拾肆、聽聽,那弦外之音
-
拾伍、雪隱,三十年的生活禪
-
拾陸、 斟酌於舊學與新知之間——以〈王質爛柯〉為例
-
拾柒、用心於筆墨之外
-
拾捌、書緣情深任去留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