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2008年5月20日,台灣經歷二次政黨輪替的民主洗禮。在總統馬英九邀請下,劉兆玄毅然承擔起行政院院長的大任,共計478天。
這短短的478天,台灣不僅經歷二次大戰後世界金融最劇烈的動盪,還遭逢史上最大的八八風災。劉兆玄在風雨中穩健掌舵,推動的幾項政策都在對抗金融風暴中產生關鍵的作用,他並開啟台海兩岸直航及ECFA初擬的新篇章。回顧當時許多關鍵性的決策,對穩定台灣社會與經濟有著重大貢獻。
近年來,國內媒體生態丕變,習慣批評,卻少有建言,公眾人物的每一個舉動都被放在放大鏡下審視,嘻笑怒罵,鮮少討論正經政策。作者楊艾俐秉持新聞記者重視客觀、追求真相的責任,深入採訪,一探劉兆玄內閣團隊的運作。
本書聚焦於因應全球金融海嘯、振興經濟、兩岸直航、八八風災等重大事件,可以當做歷史(雖然有些短暫)來讀,也可當做故事(因為這478天充滿戲劇性)來讀,更可當做公共政策來讀。
「在關鍵的時刻,有關鍵的人,為國家做了關鍵的事,是台灣之幸。兆玄兄的任期雖不長,已在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前中華民國副總統蕭萬長
這短短的478天,台灣不僅經歷二次大戰後世界金融最劇烈的動盪,還遭逢史上最大的八八風災。劉兆玄在風雨中穩健掌舵,推動的幾項政策都在對抗金融風暴中產生關鍵的作用,他並開啟台海兩岸直航及ECFA初擬的新篇章。回顧當時許多關鍵性的決策,對穩定台灣社會與經濟有著重大貢獻。
近年來,國內媒體生態丕變,習慣批評,卻少有建言,公眾人物的每一個舉動都被放在放大鏡下審視,嘻笑怒罵,鮮少討論正經政策。作者楊艾俐秉持新聞記者重視客觀、追求真相的責任,深入採訪,一探劉兆玄內閣團隊的運作。
本書聚焦於因應全球金融海嘯、振興經濟、兩岸直航、八八風災等重大事件,可以當做歷史(雖然有些短暫)來讀,也可當做故事(因為這478天充滿戲劇性)來讀,更可當做公共政策來讀。
「在關鍵的時刻,有關鍵的人,為國家做了關鍵的事,是台灣之幸。兆玄兄的任期雖不長,已在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前中華民國副總統蕭萬長
- 序 關鍵的人做關鍵的事/蕭萬長
- 01 總辭─瀟灑的背影
- 02 領導風格─風雨傲骨
- 03 從「道歉開始」到「遲來的掌聲」
- 04 四七八天─我們在那個桌子上
- 05 鬆綁與重建─修法與稅改
- 06 七月的天空─很直航
- 07 擊退世紀大海嘯(一):穩定股市
- 08 擊退世紀大海嘯(二):存款全保,領先亞洲
- 09 擊退世紀大海嘯(三):三挺政策
- 10 消費券─新春及時雨
- 11 起草歷史文件─ECFA
- 12 有感基礎建設
- 13 弱勢的春天:勞工和失業
- 14 新農業─尋我心中一畝田
- 15 八八風災—我們都有個故事可講
- 16 結語
- 後記 四七八天─天天是關鍵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