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间所发表的研究现象学运动的主要论文,体现了作者对现象学运动的一种认识。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胡塞尔毕生追求严密科学的哲学,试图以内在建构的纯粹意识作为本体论的基础;而现象学运动的继承者更多坚持纯粹意识的超越性,力图以胡塞尔晚年关于意识与世界关系的思考,重建现象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现象学运动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对话的基础。
-
胡塞尔现象学对意识的内在性建构
-
一 胡塞尔现象学建构的心路历程
-
(一)教育和早年生活
-
(二)批判与反省
-
(三)建立严密科学的努力
-
(四)纯粹意识和现象与本质
-
(五)笛卡尔式的沉思:先验现象学
-
(六)欧洲人的危机与生活世界
-
(七)胡塞尔留下的遗产
-
-
二 胡塞尔现象学的前提性批判与方法论建构
-
(一)批判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
-
(二)严密科学的哲学主张
-
(三)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
-
(四)论主体际性与当代哲学的“交往”困境
-
-
三 胡塞尔现象学本体论的内在性建构
-
(一)现象学本体论的前提性批判
-
(二)现象学本体论的内在性建构
-
(三)现象学本体论的唯我论困境
-
-
四 胡塞尔论欧洲科学危机与返回“生活世界”
-
(一)胡塞尔论欧洲科学危机
-
(二)返回“生活世界”与现代哲学趋势
-
-
-
海德格尔、萨特对意识的超越性建构
-
五 海德格尔论“此在”和“在世”的超越性
-
(一)“此在”的优先地位
-
(二)此在:本体论的优先地位
-
(三)有关世界的实在性问题
-
(四)海德格尔“在世”的超越性
-
-
六 萨特对意识超越性的研究与本体意蕴
-
(一)对胡塞尔纯粹意识结构的反思和超越
-
(二)从情绪到本体意蕴的超越
-
(三)从想象到意识的自由超越
-
-
七 萨特“现象学本体论”的超越性建构
-
(一)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继承与更新
-
(二)《存在与虚无》对现象学本体论的超越性建构
-
(三)萨特论自在与自为的“原则同格”
-
(四)对萨特现象学本体论的分析
-
-
八 关于萨特现象学-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基调研究
-
(一)乐观言辞下的悲观基调
-
(二)小资产阶级反抗的悲剧命运
-
(三)“不幸意识”与海德格尔困局
-
-
-
从现象学运动看现代哲学的走向
-
九 从启蒙理性到生活世界的重建
-
(一)启蒙时代的生活世界图景
-
(二)从康德到黑格尔:启蒙哲学的终结
-
(三)启蒙“神话”与生活世界的建构
-
-
十 生活世界、知识异化与现代哲学的致思路径
-
(一)启蒙理性与“卢梭问题”
-
(二)知识异化的外在表征
-
(三)生活世界与现代哲学的致思路径
-
-
十一 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特点及其借鉴问题
-
(一)研究课题的具体性
-
(二)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
(三)哲学体系的开放性
-
-
十二 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研究
-
(一)要主动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性研究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致性问题
-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性一致性新辨析
-
-
十三 对西方现代反理性主义的再评价问题
-
(一)现代反理性主义的历史源流
-
(二)现代反理性主义的崛起
-
(三)对现代反理性主义再评价
-
-
十四 评价现代西方哲学的方法论原则
-
(一)具体分析现代西方哲学产生及其发生作用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具体分析现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和哲学家的阶级属性、政治态度与哲学观点
-
(三)具体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主张及其哲学归宿
-
(四)区别对待现代西方哲学在具体科学领域的研究成就与它们得出的哲学结论
-
(五)区别对待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的思想资料以及它们对这些资料所做的具体解释
-
(六)区别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方法论探索与它们所依据的哲学基础
-
-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041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