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01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宗教療癒發生在有別於現實的「他界」,這一直是余德慧教授的主張,而他全部關於療癒的思考,也是從「how」的角度不斷探問進抵他界的各種徑路之機巧,並對不同修行的「境界」進行現象學描述。本書分為輯一與輯二,各自是余德慧教授在不同時期對於同一問題意識的不同思索。
「輯一、現實之非」整理自2007年余教授在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的四次私塾講座:「從後現代觀點看心靈療癒」。余教授以自身經驗作為理解的引渡,從夢幻空間、無為之道、生命美學、柔適照顧等議題,探討「非現實」的性質及進入方式。
「輯二、幻化生成」是2012年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的「宗教療癒」課程錄音謄稿,為余教授最後的研究成果。余教授對「療癒」的思索,從早期的詮釋現象心理學,到後來的身體轉向,研究思路幾經轉折,最終通過法國後現代哲學家德勒茲(G. Deleuze)「純粹內在性」的思想洗禮,發展出獨特的宗教療癒論述。余教授如同德勒茲,是一位繁複概念的生產者,他們都以新的概念工具箱,提取符合脈絡的器用之道,以解除既有學科界限,引導我們進入個人存在的核心體驗,去看見超越的∕超驗的啟悟之可能。
余教授後期對於宗教療癒的關懷,毋寧是古老心理學的歸返;他的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路線,解除教門的教義視野,穿越不同的認識論界限,以無目的之目的,激發讀者在解疆域後的游牧活動,尋找自身的修行療癒之道。
  • 成書說明
  • 推薦序 在存在的根本處奮鬥
  • 輯一 現實之非
    • 第一講 視野的移轉:從心理治療到心靈療癒
    • 第二講 邊界經驗:從後現代觀點看生命轉化
    • 第三講 宗教修行:從療癒觀點看靈性修行
    • 第四講 柔適療法:終極療癒的反思與實踐
  • 輯二 幻化生成
    • 導讀 做為一種真實的虛擬實踐:變異思想的互為皺摺
    • 第一講 內在空間
    • 第二講 無人稱主體的兩種樣態
    • 第三講 真實修行
    • 第四講 非世界與內在時間
    • 第五講 超越經驗論(一)
    • 第六講 超越經驗論(二)
    • 第七講 宗教療癒暫歇語
  • 附錄 轉向臨終者主體樣態:臨終啟悟的可能
  • 延伸閱讀
  • 致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