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謙抑主義與香港憲制轉型:"一國兩制"的視角

出版日期
2019/05/0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044436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認為,“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區的憲制結構有其獨特性,傳統的三權分立、司法獨立、國家主權等理論都難以完全解釋其特質,政府的官方論述又無法臻至哲學深度。作者立意大膽,試圖用謙抑主義理論來重構一個能夠統攝“一國兩制”下中央與香港關係及特區內部諸多關係的解釋範式,基於這一範式,香港的憲制應走出一條獨特的轉型之路。這一大膽立意,就充分凸顯了本書的開創意義和學術價值。
本書上篇講理論,闡述“一國兩制”背景下的謙抑主義理論,其中重點強調了香港特區法院(司法審查)的憲制角色及普通法傳統的重要作用。下篇講實際,通過分析立法會、行政長官、居港權、“佔中”等案例,具體闡述謙抑主義理論的多層次內涵。
總之,本書既有前沿理論,又有熱點問題,是本兼具理論開創性和現實啟發性的學術書。
  • 序言
  • 上篇 “一國兩制”與謙抑主義理論
    • 第一章 謙抑主義:關於香港基本法的一種理論
      • 一、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
      • 二、“一國兩制”下的謙抑主義
      • 三、香港政制下的謙抑主義
      • 四、小結
    • 第二章 謙抑主義與香港特區法院的憲制角色
      • 一、三種司法方法:折衷主義、積極主義與謙抑主義
      • 二、香港司法審查是基於“一國”抑或“兩制”?
      • 三、“一國”和“兩制”之間的調適
      • 四、香港特區法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之間的相互謙抑
      • 五、小結
    • 第三章 合憲性推定與權力謙抑主義
      • 一、超越文本主義
      • 二、合憲性推定的運用
      • 三、權力謙抑主義—必然抑或偶然?
      • 四、小結
  • 下篇 “一國兩制”與香港憲制轉型
    • 第四章 香港特區立法會調查權的界限
      • 一、“鄭家純案”對立法會調查權的挑戰
      • 二、授權性與香港基本法第73 條
      • 三、輔助性與香港基本法第64 條
      • 四、謙抑主義與香港基本法第48 條
      • 五、對立法會調查權的司法審查
      • 六、小結
    • 第五章 香港特區立法會對附屬立法的審查
      • 一、附屬立法的適用
      • 二、議會監督與謙抑主義方法
      • 三、附屬立法中立法與行政的相互制衡
      • 四、立法機關的謙抑傳統
      • 五、“行政主導制”下對“修訂”的理解
      • 六、小結
    • 第六章 政務司的職能演變與行政長官的憲制定位
      • 一、殖民地管治下的總督、行政局與布政司
      • 二、布政司的權力強化及過渡
      • 三、問責制與政務司的輔助性
      • 四、“一國兩制”下行政長官的定位
      • 五、小結
    • 第七章 香港基本法永久居民權爭議及方法
      • 一、香港基本法第24 條的法理錯位
      • 二、居留權案件癥結的解開
      • 三、居留權主體法律回位的一種反證
      • 四、小結
    • 第八章 公民不服從與香港法治
      • 一、“佔中”與公民不服從
      • 二、“佔中”在香港的正當性之探討
      • 三、公民不服從和香港法治的調和
      • 四、小結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