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認為,“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區的憲制結構有其獨特性,傳統的三權分立、司法獨立、國家主權等理論都難以完全解釋其特質,政府的官方論述又無法臻至哲學深度。作者立意大膽,試圖用謙抑主義理論來重構一個能夠統攝“一國兩制”下中央與香港關係及特區內部諸多關係的解釋範式,基於這一範式,香港的憲制應走出一條獨特的轉型之路。這一大膽立意,就充分凸顯了本書的開創意義和學術價值。
本書上篇講理論,闡述“一國兩制”背景下的謙抑主義理論,其中重點強調了香港特區法院(司法審查)的憲制角色及普通法傳統的重要作用。下篇講實際,通過分析立法會、行政長官、居港權、“佔中”等案例,具體闡述謙抑主義理論的多層次內涵。
總之,本書既有前沿理論,又有熱點問題,是本兼具理論開創性和現實啟發性的學術書。
本書上篇講理論,闡述“一國兩制”背景下的謙抑主義理論,其中重點強調了香港特區法院(司法審查)的憲制角色及普通法傳統的重要作用。下篇講實際,通過分析立法會、行政長官、居港權、“佔中”等案例,具體闡述謙抑主義理論的多層次內涵。
總之,本書既有前沿理論,又有熱點問題,是本兼具理論開創性和現實啟發性的學術書。
- 序言
-
上篇 “一國兩制”與謙抑主義理論
-
第一章 謙抑主義:關於香港基本法的一種理論
-
一、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
-
二、“一國兩制”下的謙抑主義
-
三、香港政制下的謙抑主義
-
四、小結
-
-
第二章 謙抑主義與香港特區法院的憲制角色
-
一、三種司法方法:折衷主義、積極主義與謙抑主義
-
二、香港司法審查是基於“一國”抑或“兩制”?
-
三、“一國”和“兩制”之間的調適
-
四、香港特區法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之間的相互謙抑
-
五、小結
-
-
第三章 合憲性推定與權力謙抑主義
-
一、超越文本主義
-
二、合憲性推定的運用
-
三、權力謙抑主義—必然抑或偶然?
-
四、小結
-
-
-
下篇 “一國兩制”與香港憲制轉型
-
第四章 香港特區立法會調查權的界限
-
一、“鄭家純案”對立法會調查權的挑戰
-
二、授權性與香港基本法第73 條
-
三、輔助性與香港基本法第64 條
-
四、謙抑主義與香港基本法第48 條
-
五、對立法會調查權的司法審查
-
六、小結
-
-
第五章 香港特區立法會對附屬立法的審查
-
一、附屬立法的適用
-
二、議會監督與謙抑主義方法
-
三、附屬立法中立法與行政的相互制衡
-
四、立法機關的謙抑傳統
-
五、“行政主導制”下對“修訂”的理解
-
六、小結
-
-
第六章 政務司的職能演變與行政長官的憲制定位
-
一、殖民地管治下的總督、行政局與布政司
-
二、布政司的權力強化及過渡
-
三、問責制與政務司的輔助性
-
四、“一國兩制”下行政長官的定位
-
五、小結
-
-
第七章 香港基本法永久居民權爭議及方法
-
一、香港基本法第24 條的法理錯位
-
二、居留權案件癥結的解開
-
三、居留權主體法律回位的一種反證
-
四、小結
-
-
第八章 公民不服從與香港法治
-
一、“佔中”與公民不服從
-
二、“佔中”在香港的正當性之探討
-
三、公民不服從和香港法治的調和
-
四、小結
-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