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制服從何時開始?有什麼意涵?
制服如何成為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
本書揭開「制服帝國」的身世之謎。
制服是許多人成長的共同記憶,也是最令人難忘的身分印記。臺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著制服?卡其制服從何時開始流行,讓臺灣在戰後戒嚴時期成為卡其制服帝國?回溯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日本的統治下,逐步換穿各式標準服裝。
在日治初期二十年間,臺灣各級學校的制服百花齊放,日籍學生著和服,臺籍學生穿長衫,原住民穿「番服」,呈現多元雜糅的面貌。一九二○年代以後殖民政府強化控制力,洋式制服與當時流行的洋服同步,逐漸成為官方認可和推廣的學生制服。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制服也因應戰爭的需求與氛圍,而有「國防色」(卡其色)和「迷彩裝」式的學生制服。
透過本書的描繪,制服具體而微地成為我們可以辨識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作者也觀察到,日治時期學生制服的變化,與日本的殖民政策、教育制度、民間社會的服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制服的配件、學校對制服的服儀檢查、當時制服的價格、購買力,以及各個角色對於制服的觀感,也是本書關心的面向。想看看母校在日治時期的制服是什麼樣子?一百年前臺灣學校的制服款式,都將在本書中呈現。
各界推薦: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許佩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劉揚銘(制服文化研究者、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紀臺灣】圖說臺灣史系列(2019年書目)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
《從臺車到巴士:百年臺灣地方交通演進史》
制服如何成為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
本書揭開「制服帝國」的身世之謎。
制服是許多人成長的共同記憶,也是最令人難忘的身分印記。臺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著制服?卡其制服從何時開始流行,讓臺灣在戰後戒嚴時期成為卡其制服帝國?回溯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日本的統治下,逐步換穿各式標準服裝。
在日治初期二十年間,臺灣各級學校的制服百花齊放,日籍學生著和服,臺籍學生穿長衫,原住民穿「番服」,呈現多元雜糅的面貌。一九二○年代以後殖民政府強化控制力,洋式制服與當時流行的洋服同步,逐漸成為官方認可和推廣的學生制服。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制服也因應戰爭的需求與氛圍,而有「國防色」(卡其色)和「迷彩裝」式的學生制服。
透過本書的描繪,制服具體而微地成為我們可以辨識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作者也觀察到,日治時期學生制服的變化,與日本的殖民政策、教育制度、民間社會的服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制服的配件、學校對制服的服儀檢查、當時制服的價格、購買力,以及各個角色對於制服的觀感,也是本書關心的面向。想看看母校在日治時期的制服是什麼樣子?一百年前臺灣學校的制服款式,都將在本書中呈現。
各界推薦: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許佩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劉揚銘(制服文化研究者、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紀臺灣】圖說臺灣史系列(2019年書目)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
《從臺車到巴士:百年臺灣地方交通演進史》
- 書封
- 目錄
- 導讀/呂紹理
- 自序
-
第一章‧細說從頭──制服的起源
-
。制服的意義
-
。洋服.制服與日本
-
洋服的傳入
-
學生服裝
-
-
。清代的學生模樣
-
臺灣漢人的服裝
-
清代的教育與學生服裝
-
-
-
第二章‧未定著的學生服──從混亂到萌芽(一八九五──一九一九)
-
。無方針的統治、教育與社會服飾
-
殖民地初體驗
-
摸索中的草創教育
-
從頭到腳的轉變:剪辮與解足
-
-
。從混亂到萌芽的學生服裝
-
領臺初期的混亂(一八九五──一九一〇)
-
逐漸萌芽的學生服(一九一〇──一九一九)
-
-
-
第三章‧同化下的轉變──迅速流行的洋式制服(一九一九──一九三九)
-
。向內地看齊的統治、教育與社會服裝
-
向內地看齊
-
內地延長的教育政策
-
普及、流行的洋服與中西混搭的臺灣服
-
-
。制服的成形(一九一九──一九三〇)
-
洋式學生制服的迅速流行
-
-
。邁入成熟(一九三〇──一九三九)
-
-
第四章‧戰時的統制──迷彩風的學生服(一九三九──一九四五)
-
。皇民化下的統治、教育與社會服裝
-
成為皇國子民
-
皇民化運動下的學校
-
和服.改良服.國民服
-
-
。統制的迷彩學生服
-
-
第五章‧微觀下的制服面貌
-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機構與師範學校
-
高等教育機構
-
師範學校
-
-
。中等教育──男子中學校與高等女學校
-
男子中學校
-
高等女學校
-
-
。初等教育──小學校與公學校
-
小學校
-
公學校
-
-
-
第六章‧校園制服面面觀
-
。先生們的打扮
-
男先生的服裝
-
文官禮服
-
令人稱羨的文官服
-
女先生的服裝
-
-
。與眾不同的原民生
-
統治者眼中的原住民
-
原住民的教育政策
-
服裝改善與學生制服
-
-
。不可或缺的小配件
-
頭頂上的學問──學生帽
-
學校的象徵──校徽
-
-
。第二套服裝──運動服
-
腳踩學生鞋
-
-
-
第七章‧制服的穿著與規定
-
。制服哪裡買、哪裡取得
-
賢妻良母必備──裁縫課程
-
-
。CoCo知多少──制服的價格
-
。制服何時穿?
-
服儀檢查
-
校規處置
-
-
-
後 記‧日治時期臺灣人對制服的觀感
-
學校的立場
-
輿論的看法
-
裁縫業者的處境
-
-
順從?反抗?──學生的想法
-
- 附錄:臺灣學校制服沿革年表
- 註釋
- 參考資料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