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探討清末臺灣基督徒的改宗歷程及其社會處境與身分認同,分析基督徒改宗的社會脈絡,描述信徒改宗基督教前後所面臨的社會壓力及其疑慮、惶恐、矛盾的心理。 作者清楚論述基督徒徘徊在文化、社會與族群之間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衝突,說明基督徒與親人、周遭的人際關係及社會處境,解釋基督徒在尋求「天路」與「人路」之間的迷惘心態及生活轉變與調適。透過史料檔案的爬梳,重新為以往被忽略的清末臺灣基督徒尋找論述位置,凸顯基督徒生命的主體意識。研究方法更突破傳統教會史論述中重視傳教士傳教的研究範式,以此邁向一個新視野的臺灣基督徒生命史。
- 序 賴永祥
- 自序
-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基督教史研究中被忽略的一面
-
第二節 方法與文獻
-
-
第二章 基督徒改宗的社會脈絡
-
第一節 傳教士的傳教對象
-
一、傳教對象的選擇
-
二、發現平埔族
-
-
第二節 傳教與改宗
-
一、漢人與平埔人對基督教的態度
-
二、平埔族的改宗
-
-
第三節 改宗的社會脈絡分析
-
一、改宗與地方勢力
-
二、改宗的社會網絡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三章 基督徒的社會地位
-
第一節 改宗與社會地位
-
一、平埔族
-
二、漢人
-
-
第二節 基督徒的形象
-
一、基督教的形象
-
二、基督徒的形象
-
-
第三節 社會地位的變遷
-
一、基督徒家族
-
二、形象與社會地位變遷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四章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
第一節 改宗與日常生活
-
一、基督教知識的學習
-
二、生活的改變
-
-
第二節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
一、儀式與慶典
-
二、日常作息與生活空間
-
-
第三節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
一、基督徒與傳教士的生活互動
-
二、基督徒的調適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五章 基督徒的身分認同
-
第一節 自我認同與價值衝突
-
一、雙重教籍
-
二、祭祖與認同
-
-
第二節 族群與社會認同
-
一、族群認同
-
二、社會認同
-
-
第三節 人際網絡
-
一、家庭關係
-
二、人際關係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六章 基督徒的社會處境
-
第一節 教案與基督徒處境
-
一、謠言下基督徒的處境
-
二、教案中基督徒的處境
-
-
第二節 戰爭與基督徒處境
-
一、戰爭中基督徒的處境
-
二、清法戰爭中基督徒的處境
-
-
第三節 基督徒的態度與反應
-
一、面對的態度
-
二、採取的反應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七章 結論
- 參引文獻
-
索引
-
名詞索引
-
人名索引
-
地名索引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350/340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