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據周憲文主編的《臺灣文獻叢刊》中,認為方志是:「一定地方的百科全書」。
方志的內容包羅萬象,從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宗教、禮俗、藝文到天文、動物、植物、地形、地質、疆域沿革等。既可作為歷史建構的引證資料,亦可被定位為史學著述,是史學史及理論的重要研究參考資料。
本書從知識學和方志學理的角度切入,依序透過方志輿圖、學校門類、祀典門類、風俗門類以及西學元素等專題,來考察清代臺灣修志官紳如何透過地方志的書寫方式,形塑臺灣地理環境與人文發展的知識內涵。
方志的內容包羅萬象,從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宗教、禮俗、藝文到天文、動物、植物、地形、地質、疆域沿革等。既可作為歷史建構的引證資料,亦可被定位為史學著述,是史學史及理論的重要研究參考資料。
本書從知識學和方志學理的角度切入,依序透過方志輿圖、學校門類、祀典門類、風俗門類以及西學元素等專題,來考察清代臺灣修志官紳如何透過地方志的書寫方式,形塑臺灣地理環境與人文發展的知識內涵。
- 推薦序 地方志的傳承與創新—洪健榮的修志實務與方志學研究/尹章義
- 壹 緒論
-
貳 知識與權力的空間:清代臺灣方志輿圖的政治文化意識
-
一、前言
-
二、清代臺灣方志輿圖的刻劃旨趣
-
三、從中國大陸看臺灣:方志輿圖的權力視野
-
四、結論
-
-
參 國家教化理念的傳承及落實:清代臺灣方志學校門類的知識建構
-
一、前言
-
二、學校門類的淵源
-
三、撰述旨趣的解讀
-
四、門類架構的分析
-
五、論述取向的檢視
-
六、結論
-
-
肆 崇德報功與神道設教:清代臺灣方志祀典門類的知識建構
-
一、前言
-
二、祀典門類的淵源
-
三、撰述旨趣的解讀
-
四、體例門目的分析
-
五、論述取向的檢視
-
六、結論
-
-
伍 海天新世界的整治藍圖: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知識建構
-
一、前言:知識的建構與權力的視野
-
二、凝視帝國邊陲:風俗門類成立的理論基礎
-
三、教化的軌跡:從「失落的世界」到「美麗新世界」
-
四、結論:實然的刻劃與應然的詮釋
-
-
陸 援西學以資實用:清代臺灣方志中的「西學」論述
-
一、前言
-
二、西學論述的位置及其作用
-
三、引述的動機與取捨的原則
-
四、官紳對西學的質疑與批判
-
五、結論
-
- 柒 餘論
-
附錄 開啟「典範」的先驅:方豪對清代臺灣方志的研究
-
一、前言
-
二、臺灣方志研究的機緣
-
三、史料學派的治史風格
-
四、文本評析與研究論點
-
五、結論
-
- 徵引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