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潘麗珠詩文吟誦學二十講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162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分從詩文吟誦的主體論(吟誦者)、本體論(吟誦技能)、客體論(詩文作品)三面向,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論述詩歌吟誦的方方面面,有助於教師之教學、學生與社會人士之學習,更對於傳揚中華傳統文化深具意義!
  • 自序
  • 第一講 詩文吟誦與閱讀理解
  • 第二講 詩文吟誦的基本概念之朗讀實踐
    • 一 聲情藝術詩文吟誦的基本概念
    • 二 朗讀十二字訣及語調
    • 三 課堂操作朗讀的幾種方法
    • 四 朗讀注意事項
    • 五 朗讀符號說明
    • 六 示例:王冕的少年時代(畫荷)朗讀稿
    • 七 朗讀的教學策略設計
  • 第三講 團體朗誦的概念、技巧與實務操作
    • 一 團體朗誦的技巧概念
    • 二 課室之團體朗誦操作
  • 第四講 詩文聲情教學
    • 一 充分運用多元感官,提高學習效能
    • 二 深入玩味鑑賞,掌握作品意境
    • 三 創新教學活動,活絡課室氣氛
    • 四 陶冶身心康健,提升人文素養
    • 五 古典詩歌吟詠的具體實踐步驟
  • 第五講 吟誦者審美創造的基本原理
    • 一 遷移原理
    • 二 置換原理
    • 三 組合原理
    • 四 匯通原理
  • 第六講 吟誦者審美創造的思維形式
    • 一 形象思維
    • 二 抽象思維
    • 三 辯證思維
    • 四 系統思維
    • 五 發散思維
  • 第七講 散文朗讀與詩歌朗誦比賽
    • 一 散文朗讀比賽
    • 二 詩歌朗誦比賽
    • 三 參加比賽最常遇到的問題
  • 第八講 吟誦的「套調」與教學示例
    • 一 吟誦的「套調」
    • 二「套調」的教學流程與示例
  • 第九講「平長仄短」的思辨
  • 第十講 詩文吟誦學習論
    • 一 視覺與聽覺共同運用,有助於學習與記憶
    • 二 幫助學習者確實掌握文章的情韻與詩的音樂性
    • 三 陶冶性靈,變化氣質
    • 四 使學習活動活潑生動,學生不容易分心
  • 第十一講 詩文吟誦策略論
    • 一 什麼樣的詩歌作品
    • 二 吟誦者的條件
    • 三 活動的性質
    • 四 聽眾的背景
    • 五 場地的大小
    • 六 人數的多寡
    • 七 時間的長短
  • 第十二講 詩文吟誦「讀」的方法論
    • 一 審思全文內容與體裁,判斷應該採用何種聲情以顯現文章的情調
    • 二 掌握好「節奏」的概念
    • 三「字、句間的緊連性」必須講究
    • 四 留心語句抑揚頓挫和輕重音的處理
  • 第十三講 詩文吟誦「誦」的方法論
    • 一 個人朗誦的技巧
    • 二 團體朗誦的技巧
  • 第十四講 詩文吟誦「吟」的方法論
    • 一「吟」詩的思考
    • 二「吟」詩的注意要項
  • 第十五講 詩文吟誦「唱」的方法論
    • 一 常見詩歌之「唱」
    • 二「唱」需掌握的要領
  • 第十六講 現代詩歌聲情藝術的表現形式
    • 一 現代詩歌聲情的表現形式之一:朗誦的形式與技巧
    • 二 現代詩歌聲情的表現形式之二:歌詠的方式
  • 第十七講 詩稿處理及示例
    • 一 朗誦詩稿的處理原則及步驟
    • 二 詩稿處理示例
  • 第十八講 詩文吟誦推廣的觀察、反思與建議
    • 一 對學習者的觀察
    • 二 教學者的省思
    • 三 對後繼研究者的建議
  • 第十九講〈兒時記趣〉朗讀教學實踐
    • 一 教學活動設計
    • 二〈兒時記趣〉朗讀聲情教學紀錄
  • 第二十講 影音互動式網路獨立學習平臺設計
    • 一 前言
    • 二 文獻探討
    • 三 研究設計與實施
    • 四 研究結果與討論
    • 五 結論與建議
  • 參考文獻
  • 附件一 平臺系統功能
    • (一)師生互動功能
    • (二)側錄學習狀態
    • (三)學習筆記記錄
    • (四)即時會議室
    • (五)影音課程的編修
    • (六)影音錄製與互動
    • (七)檔案傳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