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3990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明社既屋以後,在殘山剩水之間拳拳故國的明遺民,如何安頓個人身心成為當時知識社群普遍關心的課題。他們的人生選擇不僅代表了個體與國家權力之間的衝突與糾葛,更引導了未來文化與學術思想潮流的走向。在明遺民種種人生抉擇當中,一個極明顯,也極不易為後人理解的現象,便是士人大規模出家此一文化現象,例稱「遺民逃禪」。事實上,雖然籠統概稱為「逃禪遺民」,其實不論在動機、內涵甚至應世形跡上都十分複雜。本書從思想史、心態史、文學史等不同的面相,特別是大量運用佛教內部的資料,對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導論
  • 一、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精神圖像的衝突與融合
  • 二、以忠孝作佛事:明末清初佛門節義觀論析
  • 三、晚明文人懺悔書寫義蘊試析:以袁中道〈心律〉為中心的考察
  • 四、從「清涼聖境」到「金陵懷古」:由尚詩風習側探晚明清初華嚴學南方系之精神圖景
  • 五、藥地生死觀論析:以《東西均》與《藥地炮莊》為討論中心
  • 六、藥地愚者禪學思想蠡探:從「眾藝五明」到「俱融一味」
  • 七、隱元禪師詩歌中的兩種聲音:以晚年詩作為中心
  • 八、獨往性幽與《蟄聲詩集》:兼探黃檗宗與復明運動
  • 參考書目
  • 附錄
  • 後記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