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8604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是知名人類學者林美容教授很重要的出版,蒐錄她投入臺灣民俗研究的多年寫作心血。溫潤的筆觸、用心的田調、精采的分析,帶領我們重新認識一個既熟悉又不太認識的庶民臺灣生活。

  臺灣民俗,就是臺灣庶民生活的真實呈現。從曲藝武術、神話異說、生命禮儀、宗教信仰、歲時節慶,乃至於殖民者對於殖民臺灣的民俗經驗,透過這本書,我們彷彿重新溫習了宛如呼吸一樣的庶民生活氣味。

  庶民生活的臺灣,才是最真實的臺灣情感呈現,在人類學者眼中會是怎樣的風貌呢?又有怎樣不同的瑰麗情景呢?學者的田調考察經驗和嚴謹的導讀分析,一個舊臺
  • 輯一 武曲的藝術傳承
    • 一、子弟曲館的高音與絕響:彰化集樂軒和梨春園為中心的考察
      • 1.曲館式微曲藝沒落
      • 2.子弟曲館的城鄉互動
      • 3.民俗曲藝重鎮在彰化
      • 4.集樂軒與梨春園相拚
      • 5.軒園的傳承與影響
      • 6.從拚藝到拚館
      • 7.軒園咬相對頭
      • 8.同類之間二元對抗
    • 二、一代武師羅乾章:同義堂師祖的武術傳承
      • 1.緣起:武師書寫
      • 2.其人:事蹟行止
      • 3.其人:主要徒弟
      • 4.其地:傳館足跡
      • 5.其武:拳法技藝
      • 6.其藝:獅套傳藝
      • 7.其醫:藥簿傳承
    • 三、社會史視野的曲藝武術:彰化媽祖信仰圈的曲館與武館
      • 1.社會意涵的呈顯
      • 2.從熱鬧到衰微
      • 3.師承與派別
      • 4.曲武組織與出陣活動
      • 5.曲武館的共通與相異
      • 6.地方廟宇庄民的聯繫
      • 7.子弟組織的社會史
  • 輯二 陰界的民俗異說
    • 四、陰陽交界處的飄盪:臺灣民俗的鬼魂說
      • 1.鬼門開封:慈悲月普度
      • 2.臺俗醮典:豎燈篙招孤魂
      • 3.山海之處:神明刈兵馬儀式
      • 4.五營鎮守:鬼界邊緣者的收伏
      • 5.眾鬼公祀:反抗魂魄的安撫
    • 6.漢人祀鬼:臺灣鬼的男性化意象
      • 五、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福建與臺灣的精靈鬼怪
      • 1.妖魔化的魔神仔:非人非鬼
      • 2.文獻裡的魔神仔:無神與恍神
      • 3.魔神仔的漳州田調
      • 4.臺灣魔神仔與漳州迷魂仔
      • 5.閩臺魔神仔的文化差異
    • 六、馬祖列島的浮屍立廟:馬港天后宮起祀考
      • 1.媽祖起祀傳說
      • 2.馬港天后宮碑記
      • 3.浮屍立廟的文化面
      • 4.海漂神像立廟香火
      • 5.浙江沿海的浮屍立廟
      • 6.浮屍立廟與小島社會
      • 7.浮屍立廟的社會心理
      • 8.邊陲與不安定的認同掙扎
  • 輯三 民俗的水邊行事
    • 七、送瘟請王的信仰:臺灣王爺與曾文溪流域信仰
      • 1.曾文溪流域信仰文化
      • 2.神秘性與趣味化的臺灣王爺
      • 3.河川流域裡的王爺廟
      • 4.王船祭的建醮儀典
      • 5.河川漂流的潔淨力
    • 八、在水一方:漢人民俗信仰的水邊行事
      • 1.喪葬習俗水邊行事
      • 2.端午節水邊行事
      • 3.中元節水邊行事
      • 4.神明信仰水邊行事
      • 5.水的隱喻:源頭與阻隔
  • 輯四 競渡的民俗書寫
    • 九、菖蒲盛開五日節:臺灣端午節民俗觀
      • 1.蒲月端午:陽極而陰
      • 2.端節躲午:辟邪除祟
      • 3.臺灣端午:瑰麗民俗
      • 4.端午流變:禮敬天地
      • 5.藥草節日:沐湯懸艾
    • 十、水上僻邪的陰陽性格:清朝與日治的臺灣龍舟競渡
      • 1.水鬼屈原:水上僻邪
      • 2.清代競渡:陰性面的民俗書寫
      • 3.日治鬥龍船:陽面性的民俗書寫
      • 4.從競渡到鬥船
  • 輯五 日人的臺閩經驗
    • 十一、殖民者的殖民地風俗考:佐倉孫三《臺風雜記》探討
      • 1.佐倉孫三與構作群
      • 2.日治殖民的寶島風俗
      • 3.殖民目的之民俗記錄
      • 4.比較民俗學意涵
      • 5.二戰前後的政治統治
    • 十二、臺閩二地漢和兩族的橋樑:殖民官員《臺風雜記》與客卿教席《閩風雜記》
      • 1.人類學家之外的觀點
      • 2.殖民官員的臺閩視野
      • 3.殖民者的臺灣觀察
      • 4.日本教席的福建觀察
      • 5.《閩風雜記》與篇目內容
      • 6.殖民書寫與同文勸勉
      • 7.書名相似體例異同
      • 8.臺風閩俗的文化異同
      • 9.主觀情感與客體觀照
      • 10.遊記裡的舊雨新知
      • 11.比較民俗的先驅者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