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108252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章太炎、连横是中国近代史上海峡两岸知名学者和爱国志士的典型代表,两人桴鼓相应,引为知己,在诸多共同思想学术领域都有显著的贡献,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本书选取他们两人华夏民族文化思想加以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考其异同,阐释其成因,剖析其时代性意义和地域性意义。作者在对材料扎实把握的基础上,深入到那段海峡两岸华夏民族文化遭遇深重危机的历史,再现和重温了章太炎、连横在海峡两岸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和佳话,展现了两位先贤为继承、捍卫和弘扬华夏民族文化做出的贡献。
  • 序...茅家琦
  • 自 序
  • 导 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全书篇章结构
  • 第一章 “胸中自有鲁春秋”———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 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上)
    • 第一节 对于“严夷夏之辨” 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
      • 一、“严夷夏之辨” 界定标准之比较
      • 二、“严夷夏之辨” 含义阐释之比较
      • 三、“严夷夏之辨” 现代课题之比较
    • 第二节 对于“存亡继绝” 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
      • 一、亡国之痛、故国之恋和复国之望——— “国统” 之存继方面
      • 二、“延国学于一线” ——— “学统” 之存继方面
      • 三、提倡和传承儒家道义——— “道统” 之存继方面
      • 四、整理和修撰华夏民族的姓氏谱系——— “族统” 之存继方面
    • 第三节 对于“荣复仇” 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
      • 一、将“荣复仇” 民族思想用于舆论宣传
      • 二、章太炎对“仇满”、“逐满” 的论述
      • 三、连横对“复家仇”、“复国仇” 的论述
  • 第二章 “胸中自有鲁春秋”———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 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下)
    • 第一节 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 民族思想态度相似性的成因
      • 一、家族因素
      • 二、地域因素
    •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 民族思想态度差异性的成因
      • 一、家族因素
      • 二、地域因素
      • 三、经学派别因素
      • 四、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因素
  • 第三章 “历史为民族之魂”———章太炎、连横民族历史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章太炎、连横高度重视民族历史的重大意义
    •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正统” 民族历史观之比较
      • 一、章太炎的“正统” 民族历史观
      • 二、连横的“正统” 民族历史观
      • 三、章太炎、连横“正统” 民族历史观之区别
    • 第三节 章太炎关于民族历史演化和本质属性的思想
      • 一、章太炎关于民族历史演化的思想
      • 二、章太炎关于民族历史本质属性的思想
  • 第四章 “现代化” 思潮中章太炎、连横民族语文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民族语文“现代化” 思潮的主要表现
      • 一、批判汉语文“难学”、“野蛮落后” 而追求“拼音文字”
      • 二、批判文言文妨害“民智”、“国强” 而追求白话文
      • 三、批判汉语文词汇贫乏而追求“新名词”
      • 四、“欲语言统一, 则必先求文字之简易”
    •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运用民族语文“卫国性”、“类种族”
      • 一、民族语文“卫国性”、“类种族” 功用的充分理据
      • 二、章太炎、连横运用民族语文“卫国性”
      • 三、章太炎、连横运用民族语文“类种族”
    • 第三节 章太炎、连横致力于建设健康、规范、统一的民族语文
      • 一、坚决否定“限制汉字论”
      • 二、反对异族语文对民族语文的掺杂、渗透
      • 三、章太炎对“言文一致” 理论的贡献
      • 四、连横对“台湾话文运动” 的贡献
  • 第五章 章太炎、连横“群学” 思想之比较———基于民族共同心理-伦理的探讨(上)
    • 第一节 近代“群学” 的基本内涵、思想渊源和思想倾向
      • 一、基本内涵
      • 二、思想渊源
      • 三、思想倾向
    •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群学” 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章太炎“群学” 思想的基本特征
      • 二、连横“群学” 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六章 章太炎、连横“群学” 思想之比较———基于民族共同心理-伦理的探讨(下)
    • 第一节 章太炎、连横“群学” 思想的殊途同归
      • 一、在群己关系定位上, 章太炎偏重“一身之我” 而连横偏重“一群之我”
      • 二、在群体性文化资源运用上, 章太炎“反宗法” 而连横“拟宗法”
      • 三、在群体进化观上, 章太炎尊重“人道” 而连横崇尚“竞争”
    •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群学” 思想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两人“群学” 思想的因素
      • 二、影响章太炎“群学” 思想的主要因素
      • 三、影响连横“群学” 思想的主要因素
  • 第七章 “用国粹激动种姓”———章太炎、连横关于民族文化宣传的一致思想
    • 第一节 “用国粹激动种姓” 舆论宣传的时代背景
      • 一、章太炎“国粹” 宣传的时代背景
      • 二、连横“国粹” 宣传的时代背景
      • 三、时代背景的相似性
    •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用国粹激动种姓” 舆论宣传思想分析
      • 一、选取的分析样本领域———民族语文领域
      • 二、章太炎“用国粹激动种姓” 宣传思想分析
      • 三、连横“用国粹激动种姓” 宣传思想分析
    • 第三节 《国民日日报》: 章太炎、连横“国粹” 宣传思想的重要载体
      • 一、章太炎在《国民日日报》中的“国粹” 宣传思想
      • 二、连横在《国民日日报》中的“国粹” 宣传思想
      • 三、章太炎、连横在《国民日日报》中的“国粹” 宣传思想的一致性
  • 结 语
  • 附 录: 章太炎“以文字为准” 的文学文化思想分析———与连横比较的视角
    • 一、章太炎“以文字为准” 文学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 二、章太炎“以文字为准” 思想与连横相关思想之比较
    • 三、差别成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