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

作者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1081709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冷戰國際史研究文庫:冷戰與中國外交決策》收集了作者從1990年代中期到現在發表的20篇與冷戰有關的論文,是作者研究冷戰與中國外交之關係的部分學術成果,當然也是作者自認為比較有心得、價值的部分。在編選本文集時,作者沒有按照時間順序來排列論文,而是將它們分成為“冷戰與中國外交”、“中蘇關係”、“抗美援朝決策”、“地區問題”、“中美關係”等5個專題,每個專題約3-4篇論文。做這樣的分類主要是為了便於讀者在閱讀時能更容易地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有關的內容。現在回過頭來看,作者在不同時間針對冷戰與中國外交之關係的不同問題撰寫的論文,其內容主要還是圍繞著幾個重大事件的,有這樣的機會將它們分類組合一下,還可以大致看出各組中的論文的內在聯繫。這種編選方式也的確反映了本人這些年來研究時的主要關注和研究視角,特別是對冷戰時期中國重大外交決策的關注。作者一直相信,做大致分類的案例分析對於最終建立起一個合理的研究架構和分析模式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這也是作者現在堅持做案例研究的目的和動力之一。《冷戰國際史研究文庫:冷戰與中國外交決策》的最後一篇《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之經線》是比較宏觀地梳理和論述建國60年來中國外交的基本線索和基本架構,時間上有些超出了冷戰史的範圍。不過,這篇論文涵蓋的60年中,有40年屬於冷戰時期,而且它的很多內容都是論述有關冷戰時期的問題或與冷戰有密切關係的問題。另一方面,這篇論文可以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背景,有利於深化對40年冷戰時期中國外交中一些重要事件的理解。所以收錄在文集末篇權作為結束語。
  • 代序:冷战国际史研究:世界与中国
    • 一、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学术特征
    • 二、冷战国际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 三、冷战国际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 前言
  • 冷战与中国外交
    • 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东亚冷战的前奏
      • 一、“蒋(介石)之下的和平”:机会是否存在
      • 二、内战与冷战
      • 三、革命中的新格局
    • 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 一、“一边倒”与新中国外交的革命性
      • 二、三大决策与新中国外交的内在矛盾
      •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含义
    • 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转的前夜
      • 一、5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关系动荡的缘起
      • 二、1960年开始的对外政策调整及其原因
      • 三、1962年的对外政策向左转
    • “告别冷战”:中国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涵义
  • 中苏关系
    • 论中苏同盟的起源
    • 毛泽东的“危机意识”与中苏同盟破裂的缘起(1957-1959)
      • 一、“原子弹”——危机与裂痕之一
      • 二、“美苏缓和”——危机与裂痕之二
      • 三、“大跃进”——危机与裂痕之三
    •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 一、中苏关系破裂后的中国外交战略
      • 二、中苏边界军事冲突与中国的反应
      • 三、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对美政策的转变
    • 1980年代中苏关系研究
      • 一、中苏关系的研究框架
      • 二、“正常化”问题的缘起及涵义
      • 三、“三大障碍”的提出及其影响
      • 四、解决印支问题与“正常化”
  • 抗美援朝决策
    • 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抗美援朝决策研究之一
      • 一、美国决定军事干涉与中国决定抗美援朝
      • 二、越过三八线决策
      • 三、“停战谈判”决策
    • 越过三八线——抗美援朝决策研究之二
      • 一、中国参战目标:“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 二、“取法乎上得其中”
      • 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 论“战争局部化”与停战谈判决策——抗美援朝决策研究之三
      • 一、“战争局部化”与出兵前的军事目标
      • 二、停战谈判设想的提出
      • 三、停战谈判决策的形成
  • 地区问题
    • 重建“中间地带”:中国亚洲政策的缘起(1949-1955)
      • 一,“中间地带”:一种新认同的缘起
      • 二、“一边倒”中的亚洲政策定位
      • 三、重返“中间地带”
    • 中国援越抗法政策再探讨
      • 一、“援越抗法”政策的缘起
      • 二、“积极援助,但不包办”
      • 三、推广“中国革命经验”
      • 四、分歧的由来
    • “回归亚洲”:中苏关系与中国印度支那政策的演变(1979-1989)
      • 一、提出问题
      • 二、“项庄舞剑”与“一石二鸟”
      • 三、成为中苏正常化的“障碍”
      • 四、成为唯一的“障碍”
      • 五、回归“地区”
  • 中美关系
    • 未确定的开端:内战末期中共对美政策再探讨
      • 一、从“承认”到“挤走”
      • 二、“不承认”与“不断绝”
      • 三、南京秘密交往与中断
    • 1958年炮击金门决策的再探讨
      • 一、东南沿海作战计划的形成
      • 二、1958年炮击金门的背景与起因
      • 三、炮击金门决策过程探析
    • 论60年代末中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
      • 一、中国安全战略的演变
      • 二、中国外交政策演变与决策机制的重建
      • 三、中国与北越关系的变化
    • 略论60年代中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 一、肯尼迪上台前后有关对华政策的讨论
      • 二、1960年代中期的困境
      • 三、美国对华舆论的变化及其特点
    • 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1969-1973)
  • 代结语
    •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60年之经线
      • 一、中国革命运动的影响
      • 二、中国内政与中国对外关系
      • 三、国际环境及其与中国对外关系的互动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