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兩棲作戰
本教則提供計畫、執行、以及評估兩棲作戰所需之聯戰準則。
- 準則要義
-
第一章 兩棲作戰概論
-
1.通則
-
2.運用
-
3.兩棲作戰類型
-
4.兩棲作戰特性
-
5.能力
-
6.發動兩棲作戰
-
7.部隊歸建與集結
-
8.兩棲作戰階段劃分
-
9.兩棲作戰終止
-
-
第二章 指揮與管制
-
1.通則
-
第一節 兩棲部隊之指揮與管制
-
2.概論
-
3.兩棲兵力編組
-
4.作戰區域
-
-
第二節 兩棲作戰水面和水下作戰指揮與管制
-
5.水面部隊指揮管制
-
6.反潛作戰部隊指揮管制
-
7.海軍水雷作戰部隊指揮管制
-
8.水面艦對岸運動指揮與管制
-
-
第三節 兩棲作戰之空中作戰指揮與管制
-
9.聯合空中作戰
-
10.防禦性空中反制
-
11.兩棲作戰之空域管制
-
12.海軍空中戰術管制中心
-
13.空中艦對岸運動指揮管制
-
14.陸戰隊空中戰術指揮中心
-
15.直接空中支援中心
-
16.空中戰術作戰中心
-
17.空中指揮管制程序與協調作業
-
18.空中戰術管制中心向空中戰術指揮中心做權力轉移
-
-
第四節 岸上作戰之指揮管制
-
19.海上向陸上轉移
-
20.於海上保持管制權
-
21.正在進行中之陸岸作戰行動
-
22.由陸岸向海上轉移
-
-
-
第三章 兩棲作戰之執行
-
1.概論
-
第一節 計畫階段
-
2.計劃階段概論
-
3.兩棲計畫程序原則
-
4.計畫指導
-
5.計畫方式
-
6.主要決策
-
7.評估
-
8.作戰環境
-
9.運動階段計畫權責
-
10.海上路徑
-
11.集結整備區
-
12.海上區域
-
13.地理參考點
-
14.航渡期間協調作業
-
15.向作戰區域接近
-
16.濱海區域機動
-
17.艦對岸運動
-
18.登陸計畫
-
19.超越水平線作戰
-
20.海上基地考量因素
-
21.核生化與放射性環境下作戰行動
-
22.電磁頻譜管理作業程序
-
23.網路作戰
-
-
第二節 登載作業
-
24.登載階段概論
-
25.登載準備作業
-
-
第三節 預演
-
26.預演階段概述
-
27.預演需求
-
28.預演計畫
-
-
第四節 運動
-
29.運動階段概論
-
30.登陸部隊梯隊
-
31.運動階段組織架構
-
-
第五節 行動
-
32.行動階段期間之組織架構與指揮關係
-
33.塑造戰場環境
-
34.最後準備登陸
-
35.登陸部隊岸上作戰行動
-
36.助登陸作戰
-
37.部隊再登載與再集結
-
-
-
第四章 兩棲作戰類型
-
1.概論
-
第一節 兩棲襲擊
-
2.通則
-
3.兩棲襲擊計劃與執行
-
-
第二節 兩棲佯動
-
4.通則
-
5.兩棲佯動計劃與執行
-
-
第三節 兩棲突襲
-
6.通則
-
7.兩棲突襲計劃與執行
-
-
第四節 兩棲撤退
-
8.通則
-
9.兩棲撤退計劃與執行
-
-
第五節 兩棲部隊支援危機因應和其他作戰行動
-
10.通則
-
11兩棲部隊支援危機因應和其他作戰行動計劃與執行
-
-
-
第五章 兩棲作戰支援行動
-
1.通則
-
第一節 情報
-
2.內容介紹
-
3.情報支援計劃與執行
-
-
第二節 火力支援
-
4.通則
-
5.責任
-
6.程序
-
7.計畫與整合
-
8.海軍水面火力支援
-
9.非致命性火力
-
10.攻擊性空中支援
-
11.陸基火力支援
-
12.多國作業考量
-
-
第三節 通訊
-
13.概論
-
14.通訊責任
-
15.通訊計畫程序考量因素
-
-
第四節 後勤
-
16.通則
-
17.職責
-
18.戰鬥勤務支援
-
19.重要建構方式
-
20.醫療服務計畫
-
21.登陸部隊支援小組
-
22.浮箱棧橋與接駁計畫
-
23.工兵作業
-
24.跨岸後勤以及海上預置作業
-
-
第五節 防護
-
25.通則
-
26.預演與運動安全
-
27.欺敵
-
28.防護措施
-
29.防禦性防空作戰
-
30.水雷反制與障礙物迴避或突破
-
31.水面作戰
-
32.反潛作戰
-
-
-
附錄
-
附錄A 登陸部隊後勤計畫
-
附錄B 突襲後續梯隊
-
附錄C 複合式作戰準則
-
附錄D 參考資料
-
附錄E 行政指示
-
-
詞彙
-
第一部分 首字母縮寫
-
第二部分 名詞與定義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