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1080030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使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种种概念来研究历史,其目的只有一个,也是为了更好地求真。但就求真而言,却既有微观的问题,也有宏观的问题。中国传统史学对于微观的真实,包括凭藉特有的时空和文化联系,深入中国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其心路历程,确有相当见效的研究方法,也因此自有其不朽的生命力。但是,缺少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的中国传统史学,其微观微不到构成社会基本成份的不同人群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其宏观又宏不到关乎国家民族乃至社会发展的特有规律与趋向,即既不适宜分析太过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适宜总结出一个时期的历史特质,有其明显的不足。
  • 第一编 观念与方法的讨论
    • 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问题
    • 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
    • 历史研究中的人性取向问题
    • 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起步与意义
    • 研究中国现代史最需要什么?
    • 历史研究越实证越容易有生命力
    • 不能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概念化
    • 拨开中国现代史的迷雾
    • 如何读懂我们的历史
    • 国共关系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 第二编 历史研究应有的眼界
    • 研究历史在于反思我们的过去
    • 多问几个怎么了、为什么?
    • 社会发展中的“阿凡达”式困惑
    •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日关系
    • 实事求是地总结抗战史的经验与教训
    • 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 纪念抗战,反思自我
    • 建构健康开放的民族主义
    • 历史上国共两党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 第三编 书序谈史录
    • 直面中国革命
    • 我为什么研究西安事变?
    • 中国革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有多大?
    • 从中共建党谈起
    • 应该相信记忆,还是应该从档案文献出发?
    • 对中共革命成功原因的一点思考
    • 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问题之必要
    • 研究历史,贵在求真
    • 避免重犯文革错误的关键所在
    • 历史有其自身的逻辑
    • 从国民党的角度来了解国共关系的尝试
    • 从共产党人的角度来看国共关系
    • 历史研究首先是人的研究
    • “恩怨”之中的思考
    • 在毛泽东“革命外交”的背后
    • 读史不能无疑
    • 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 如何从党史研究转向历史研究
    • 保持客观性才容易还原历史
    • 探求历史真实需要专业精神和技能
    • 研究历史也应做普及工作
  • 第四编 我和现代史研究
    • 狱友命运的启示
    • 寻找被埋没的历史痕迹
    • 我和历史研究
    • 我和中共党史研究
    • 中央档案馆查档记
    • 在台北看档案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