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通过两个宏观动态结构模型和一个微观动态结构模型 论证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变迁规律 从不同视角阐述转型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多样性多元化动态”内容。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已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
-
1.2 分析视角与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
2 理论回顾
-
2.1 国外研究概况
-
2.1.1 研究简史
-
2.1.2 主要研究成果
-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与评论
-
-
3 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
-
3.1 企业社会责任本质论
-
3.1.1 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局限性
-
3.1.2 社会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
-
3.2 企业社会责任内生论
-
3.2.1 市场博弈催生社会责任
-
3.2.2 企业对社会要求的主动与被动应对
-
-
3.3 三次分配统一论
-
3.4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论
-
3.4.1 价值
-
3.4.2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
3.4.3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
3.5 权责对等论
-
3.5.1 企业经济力量的异化
-
3.5.2 权利、义务与责任
-
-
3.6 小结
-
-
4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性
-
4.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困境
-
4.1.1 主要问题
-
4.1.2 企业社会责任与产业安全
-
4.1.3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4.1.4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
-
-
4.2 原因分析
-
4.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可能性
-
4.3.1 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
-
4.3.2 股份制企业的两权分离与股权的虚拟化
-
4.3.3 实践对股东利润最大化的挑战
-
-
4.4 小结
-
-
5 影响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
-
5.1 一般因素分析:以西方国家为例
-
5.1.1 政府与政策
-
5.1.2 工业化程度
-
5.1.3 法律与法规
-
5.1.4 文化传统
-
5.1.5 非政府组织
-
-
5.2 特殊因素分析:中国转型期语境
-
5.2.1 文化传统
-
5.2.2 经济体制
-
5.2.3 外部影响
-
5.2.4 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维权行动
-
5.2.5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
5.2.6 企业的生命周期
-
5.2.7 企业规模
-
5.2.8 行业特征
-
-
5.3 小结
-
-
6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与内容
-
6.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边界
-
6.1.1 企业多样性与社会责任的多变性
-
6.1.2 企业多元性与社会责任的多元化
-
6.1.3 效率边界论
-
6.1.4 宏观动态结构模型
-
6.1.5 微观动态结构模型
-
-
6.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
-
6.2.1 责任内涵视角
-
6.2.2 利益相关者视角
-
6.2.3 所有制视角
-
6.2.4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
-
6.3 小结
-
-
7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国外利益相关者运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
7.1.1 社会责任投资运动
-
7.1.2 劳工运动与集体谈判
-
7.1.3 消费者运动
-
7.1.4 环境保护运动
-
-
7.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
-
7.2.1 消费者推动
-
7.2.2 政府强制
-
7.2.3 行业自律
-
7.2.4 NGO拉动
-
7.2.5 社会评估
-
-
7.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
-
7.3.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7.3.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
-
-
7.4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微观治理
-
7.4.1 法人治理结构
-
7.4.2 内部道德调控机制
-
7.4.3 信息披露制度
-
-
7.5 小结
-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基本政策要义
-
8.3 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