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前國史館館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滿紅教授最新力作
國家定位與國家認同是台灣長久以來為各政黨與政治團體所爭議的政治議題,此議題也成為各政黨與政治團體操弄臺灣選民的政治工具。
我們可曾問過自己對臺灣的法律地位是否瞭解?
臺灣的法律地位是否未定抑或早已定下來?
長期以來這個問題是否嚴重消耗臺灣的國力?
臺灣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深刻影響著當前亞太安全的東海與南海問題,臺灣又能作出何種貢獻?
本書作者從歷史文獻研究法、大歷史的研究視角,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回答以上問題。
這是一部從解讀歷史文獻,客觀論述臺灣法律地位的書。
1952年已經確立的國家定位,至今臺灣本身,乃至國際社會卻一直感到混淆不清,臺灣本身人與人之間互貼藍、綠標籤,互相猜忌、傾軋。這種情形有如西歐近古的獵巫與清朝乾隆年間的叫魂,在不明真相的背景下,社會大眾很容易遭到政治操弄的矇蔽。
確立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為臺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的《中日和約》長年不為國人與國際社會所認知,與秋海棠圖的歷史想像固然有關,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冷戰時期在臺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的中華民國曾被反共陣營所用以代表大中國。在再也無法代表大中國之後,應切實回到1952年9月25日在聯合國登記的《中日和約》實可改善當前的國家亂象。
本書於2008年初版時,強調其由指出一些不藍、不綠,又藍、又綠的史實,希望可以整合藍綠。在2008年本書初版之後,作者發現原書一直希望用以整合藍綠的《中日和約》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63條,經行政院、立法院通過,並由總統公布的國家法律。2017年於初版售罄而於增訂再版時所指出的,已不只是希望社會採納的學術見解,而是對任何政黨、任何國民都有約束力的國家法律。
本書於2008年初版時,已指出1952年《中日和約》的訂定來自亞太地區的國際關係。2012年以來更趨嚴峻的東海、南海爭端正威脅著亞太安全。此2017年版進一步指出:《中日和約》上明確寫著的南沙、西沙及以《中日和約》為基礎的美國1971/5/26照會,都是在臺灣的中國民國提出東海與南海和平倡議的合理(legitimate)基礎。此2017年版也指出:《中日和約》於1952年以條約系列文號第1858號在聯合國登記,使其國際法效力遠優於1971年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可為臺灣團結一致貢獻國際社會,並促進亞太安全的張本。
國家定位與國家認同是台灣長久以來為各政黨與政治團體所爭議的政治議題,此議題也成為各政黨與政治團體操弄臺灣選民的政治工具。
我們可曾問過自己對臺灣的法律地位是否瞭解?
臺灣的法律地位是否未定抑或早已定下來?
長期以來這個問題是否嚴重消耗臺灣的國力?
臺灣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深刻影響著當前亞太安全的東海與南海問題,臺灣又能作出何種貢獻?
本書作者從歷史文獻研究法、大歷史的研究視角,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回答以上問題。
這是一部從解讀歷史文獻,客觀論述臺灣法律地位的書。
1952年已經確立的國家定位,至今臺灣本身,乃至國際社會卻一直感到混淆不清,臺灣本身人與人之間互貼藍、綠標籤,互相猜忌、傾軋。這種情形有如西歐近古的獵巫與清朝乾隆年間的叫魂,在不明真相的背景下,社會大眾很容易遭到政治操弄的矇蔽。
確立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為臺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的《中日和約》長年不為國人與國際社會所認知,與秋海棠圖的歷史想像固然有關,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冷戰時期在臺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的中華民國曾被反共陣營所用以代表大中國。在再也無法代表大中國之後,應切實回到1952年9月25日在聯合國登記的《中日和約》實可改善當前的國家亂象。
本書於2008年初版時,強調其由指出一些不藍、不綠,又藍、又綠的史實,希望可以整合藍綠。在2008年本書初版之後,作者發現原書一直希望用以整合藍綠的《中日和約》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63條,經行政院、立法院通過,並由總統公布的國家法律。2017年於初版售罄而於增訂再版時所指出的,已不只是希望社會採納的學術見解,而是對任何政黨、任何國民都有約束力的國家法律。
本書於2008年初版時,已指出1952年《中日和約》的訂定來自亞太地區的國際關係。2012年以來更趨嚴峻的東海、南海爭端正威脅著亞太安全。此2017年版進一步指出:《中日和約》上明確寫著的南沙、西沙及以《中日和約》為基礎的美國1971/5/26照會,都是在臺灣的中國民國提出東海與南海和平倡議的合理(legitimate)基礎。此2017年版也指出:《中日和約》於1952年以條約系列文號第1858號在聯合國登記,使其國際法效力遠優於1971年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可為臺灣團結一致貢獻國際社會,並促進亞太安全的張本。
- 獵巫、叫魂與臺灣定位─兼論釣魚臺、南海歸屬問題 A New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aiwan,Diaoyutai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 初版自序
- 增訂再版自序
-
一、世界史中的社會恐懼─從獵巫、叫魂,到臺灣的「認同」危機(附英文版)
-
獵巫與叫魂
-
臺灣認同危機背後的迷思
-
1.忽略identity的法律身分含意
-
2.欠缺近代國家主權的觀念
-
3.中日戰爭與臺灣定位
-
-
以真相掃除社會恐懼
-
-
二、中華民國在臺灣:五○年代臺灣國際地位之回顧
-
《中日和約》與其他相關法律文件
-
臺灣的主權歸屬
-
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舊政府或新政府
-
中華民國政府、國民政府與憲法之間
-
中華民國是不是一個國家
-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
中國人的國家概念
-
國際關係史與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
-
-
三、臺灣與聯合國關係之前瞻 (附英文版)
-
是國家才能參與聯合國
-
國家要素的兩種理論
-
歷史上臺灣的主權隸屬關係
-
關係臺灣主權移轉的國際條約
-
何以不知道國家地位已定?
-
檢討2758號決議案返聯
-
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
-
-
四、高中歷史教科書以《中日和約》定位臺灣
-
與「開羅宣言」論的比較
-
與未定論或人民自決論之比較
-
堅守聯合國憲章的和平精神
-
-
五、貨幣圖案與國家意象: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發展,1945-2000(附英文版)
-
臺灣有自己的貨幣圖案
-
「中央銀行」取代「臺灣銀行」字樣
-
-
六、東亞海域上的琉球與臺灣(附英文版)
-
作為「萬國津梁」的琉球王國
-
臺灣逐漸取代琉球
-
新舊東亞中心之間
-
-
七、亞太多邊關係中的臺灣與琉球(沖繩)—一個歷史角度的觀察(附英文版)
-
西元三世紀前夕同為黑潮文明重要通路
-
十四到十七世紀先後成為東亞海域的貿易樞紐
-
1879 年至1945 年間同構日本西太平洋防波堤
-
1952 年迄今同在《舊金山和約》體系下的美國亞太防線
-
最近的釣魚臺╱尖閣群島爭端及其正面引導
-
-
八、亞太歷史、臺灣與南海:南海主權的條約與復原論述(附英文版)
-
南海問題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
與海牙仲裁切入角度的區隔
-
《中日和約》第二條寫入南沙、西沙的歷史背景及其法律效力
-
被忽略的《中日和約》與各聲索國的復原論(固有領土論)
-
與海牙仲裁的對話及其他南海議題
-
-
九、有關臺灣定位的絮語片言
-
(一)中日和約
-
1.訂八月五日為國定假日
-
2.春帆樓‧中山堂‧臺北賓館
-
3.冷戰帶給臺灣的福與禍
-
4.國民黨早該學葉公超
-
5.反分裂法投票中的兩張棄權票
-
6.族群不應對立 法律早有規定!
-
7.缺乏國家意志的臺灣
-
8.課綱爭議 憲法一中也在中日和約裡
-
9.台灣國際地位確立過程不見了
-
10.只談國共,盟國何在
-
11.中日和約 重要南海法律基礎
-
12.太平島歷史文獻 記載水豐宜居
-
13.南海主權 在1858 不在2758
-
-
(二)國家符號
-
1.國父還是比孫中山恰當
-
2.改名與不改名之間
-
3.放棄國號是放棄主權
-
4.重新為臺灣定位
-
5.中華民國不存在了嗎?
-
6.臺灣國大戰中華民國(附英文版)
-
-
(三)外交與聯合國
-
1.不用正名制憲
-
2.哥斯大黎加斷交之後
-
3.開羅宣言不是一張廢紙
-
4.先確定地位再談入聯
-
-
-
十、英文版
-
1.Social Phobias in World History:from Witch Hunts and Soul Stealers to the"Identity" Crisis in Taiwan
-
Phobia Triggers the Identity Crisis
-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China Lacked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
Examples of How the Chinese Lacked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o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in Modern History
-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Position of Taiwan
-
-
2.What Country Do You Want to Lead?
-
3.Future Possibilitie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the UN
-
Only States Can Join the UN
-
Two Theories about the Essential Factors for a State
-
Sovereignty over Taiwan in History
-
International Legal Documents on the Transfers of Sovereignty over Taiwan
-
Taiwan's Status is Now Determined
-
Revisiting Resolution 2758 to Restore ROC to the UN
-
A Crucial Decision for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
-
4.Currency Design and Image of State:The Cas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1945-2000
-
Taiwan Handles Its Own Currency Design
-
The Words "The Bank of Taiwan "replaced by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
-
5.The Ryukyus and Taiwan in the East Asian Seas: A Longue Durée Perspective
-
The Ryukyu Kingdom as "Bridge to the Various Kingdoms"
-
Taiwan Gradually Eclipses the Ryukyus
-
Trading Centers of East Asia,Old and New
-
Return Okinawa to Japan
-
Taiwan's Future
-
-
6.Taiwan and the Ryukyus (Okinawa) in Asia-Pacific Multilateral Relations–a Long-ter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erritorial Claims and Conflicts
-
7.A Neglected Treaty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
Process to have TPT after SFPT
-
Process to put S&P in the SFPT and the TPT
-
Background for Hu Qingyu's claim that Spratly was part of Taiwan
-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the SCS
-
S&P an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ROC in Taiwan
-
Dialogue with HA
-
Conclusion
-
-
- 附錄 聯合國條約系列所登記中日和約首頁與中文版正文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