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向量與解析幾何

出版日期
2017/10/2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1941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為了解決一段人對向量的大量疑惑。因為從物理的功、力矩定義導入向量內積、外積概念,令人誤會沒有這兩個觀念就不能將解析幾何,由二度推到三度空間。及為什麼能用物理概念推論數學?本書詳細說明數學及物理的向量歷史,認知到解析幾何根本不需要「向量」概念,就能夠推廣,只是相當繁瑣。並理解是數學支撐物理,而不是物理來說明數學。
作者之一多年來在求學與教學深受上述問題困擾,因為用物理說明數學會導致學生不理解、造成教學困難。兩位作者都認為死背定義的數學學習,或說不清楚的數學,根本不配稱為好的數學教育。因為數學是一門可以被說清楚的演繹邏輯,不能說清楚的部分越少越好。想要保持數學直覺性與創意性,適當的途徑是研究這門學科的歷史和現狀。因此本書盡可能釐清內積、外積在數學與物理的混亂。希望學生不再有困惑,心理不再存在疙瘩,並了解在自然科學中,數學具有不可理喻的有效性。
  • 前言
  • 第1章 疑惑與歷史
    • 1-1 向量常見的疑惑
    • 1-2 數學與物理的關係
    • 1-3 數學的歷史
    • 1-4 太多新的定義
    • 1-5 向量的教學順序令人困惑
  • 第2章 傳統解析幾何
    • 2-1 笛卡兒的平面座標
    • 2-2 平面座標系的直線方程式(1):由來
    • 2-3 平面座標系的直線方程式(2):斜截式
    • 2-4 平面座標系的直線方程式(3):點斜式、截距式
    • 2-5 平面座標系的直線方程式(4):兩點式
    • 2-6 平面座標系的直線方程式(5):參數式
    • 2-7 空間座標系的平面方程式(1):由來
    • 2-8 空間座標系的平面方程式(2):表示方法
    • 2-9 空間座標系的直線方程式
    • 2-10 平面座標系的兩直線夾角
    • 2-11 空間座標系的兩直線夾角
    • 2-12 平面座標系、空間座標系的距離問題
    • 2-13 平面座標系的點到線的距離(1):畢氏定理
    • 2-14 平面座標系的點到線的距離(2):三角函數
    • 2-15 平面座標系的點到線的距離(3):參數式
    • 2-16 空間座標系的點到線的距離、兩平行線的距離
    • 2-17 空間座標系的點到面的距離
    • 2-18 各個平行情況的距離
    • 2-19 空間座標系的兩歪斜線的距離
    • 2-20 空間座標系的兩平面相交直線方程式
    • 2-21 空間座標系的兩平面夾角
    • 2-22 整合此章的數學式
    • 2-23 參數式的起源:拋物線
  • 第3章 行列式
    • 3-1 解聯立方程式:兩變數
    • 3-2 解聯立方程組:三變數
    • 3-3 行列式的運算(1):二階
    • 3-4 行列式的運算(2):三階
    • 3-5 克拉碼行列式求平面方程式
    • 3-6 二階行列式與面積關係
    • 3-7 三階行列式與體積關係
    • 3-8 變形的二階行列式(測量員公式)求多邊形面積(1)
    • 3-9 變形的二階行列式(測量員公式)求多邊形面積(2)
  • 第4章 高斯列運算
    • 4-1 加減消去法與列運算(1):兩變數
    • 4-2 加減消去法與列運算(2):三變數
    • 4-3 高斯列運算求平面方程式
  • 第5章 向量在物理的意義
    • 5-1 向量在物理的意義
    • 5-2 功與內積
    • 5-3 力矩與外積
    • 5-4 向量的定義
    • 5-5 向量的基礎計算(1)
    • 5-6 向量的基礎計算(2)
    • 5-7 向量的基礎計算(3)
    • 5-8 正射影與正射影長
    • 5-9 向量與藝術:投影幾何
    • 5-10 向量數學式總結
  • 第6章 向量改變數學的教法
    • 6-1 數學的夾角與內積
    • 6-2 向量與平面上的直線方程式關係
    • 6-3 數學的平面方程式係數與外積(1):解析幾何方法
    • 6-4 數學的平面方程式係數與外積(2):法向量與力矩
    • 6-5 數學的平面方程式係數與外積(3):法向量怎麼求
    • 6-6 利用向量求平面上點到線的距離
    • 6-7 利用向量求空間中點到平面的距離
    • 6-8 利用向量表示傾斜程度(斜率)
    • 6-9 向量與柯西不等式(1):如何證明
    • 6-10 向量與柯西不等式(2):柯西不等式與配方法的關係
    • 6-11 向量與柯西不等式(3):如何記憶
    • 6-12 利用向量與二階行列式,求平面座標系的三角形面積
    • 6-13 利用向量與三階行列式,求平面座標系三角形面積,及兩向量張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 6-14 利用向量與二階行列式,求空間座標系的三角形面積,及兩向量張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 6-15 空間座標系的「兩向量張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值」等於「兩向量外積後的公垂向量長度值」
    • 6-16 三角錐體積與行列式(1):拉格朗日
    • 6-17 三角椎體積與行列式(2):向量方法
    • 6-18 空間座標系的三向量張出平行六面體體積
    • 6-19 空間座標系的點到線的距離(1)
    • 6-20 空間座標系的點到線的距離(2)
    • 6-21 歪斜線的向量討論(1)
    • 6-22 歪斜線的向量討論(2)
    • 6-23 三垂線定理的討論
    • 6-24 向量方法證明畢氏定理、三角不等式
    • 6-25 傳統解析幾何的分點公式與向量的三點共線定理
    • 6-26 計算三角形重心
    • 6-27 計算三角形內心(1):向量方法
    • 6-28 計算三角形內心(2):傳統解析幾何
    • 6-29 外心、垂心的向量性質
    • 6-30 兩面角與兩平面交線的向量求法
    • 6-31 二度空間的角平分線與三度空間的角平分面
    • 6-32 三度空間的角平分線
  • 第7章 向量從物理到數學,再回到物理
    • 7-1 物理數學家與數學物理家
    • 7-2 向量對數學的意義
    • 7-3 數學與物理互相幫助
  • 第8章 矩陣
    • 8.1 動畫的由來(1)
    • 8-2 動畫的由來(2)
    • 8-3 動畫的由來(3)
    • 8.4 矩陣的由來
    • 8-5 矩陣的運算(1):二階矩陣PART1
    • 8-6 矩陣的運算(2):二階矩陣PART2
    • 8-7 矩陣的運算(3):二階矩陣PART3
    • 8-8 矩陣的運算(4):三階矩陣
    • 8-9 矩陣的運算(5):二階矩陣的反矩陣的由來
    • 8-10 矩陣的運算(6):三階矩陣的反矩陣的由來與記法
    • 8-11 矩陣的應用(1):轉移矩陣的概念
    • 8-12 矩陣的應用(2):如何求轉移矩陣
    • 8-13 矩陣的應用(3):血型的轉移矩陣
  • 第9章 總結
    • 9-1 相關歷史
    • 9-2 結論
  • 附錄
    • 附錄1. 為什麼負負得正呢?
    • 附錄2. 為什麼阿拉伯數字會長這樣?
    • 附錄3. 配方法與雙重配方法
    • 附錄4. 相關聯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