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阿草的圓錐曲線

出版日期
2016/0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6121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我們在國中時學到平面幾何,到了高中時學圓錐曲線。前者採用(綜合)幾何的方法,後者則採用坐標幾何的方法,因此前者很有幾何味道,後者則淡的多,甚至沒有。古代的圓錐截痕,需要以平面幾何為基礎,更需要有立體幾何的能耐,幾何味道滿點。此書的一大重點就是要呈現圓錐截痕的這些菁華。另外加上坐標成了「圓錐曲線」,能更深入研究圓錐曲線與行星運動之間的連結。最後,再把重點放在射影性質,利用綜合幾何的方法,了解到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之間密切的關係。

作者簡介:
1943年出生於東京,3歲返台,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197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並於1976年回臺任教於臺灣大學數學系,曾任系主任,於2001年退休。多年來以「阿草」為筆名,致力於數學與科普的推廣與寫作,曾任《中國數學雜誌》(改名為《臺灣數學期刊》)總編輯、《科學月刊》總編輯、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顧問。著作包含《阿草的葫蘆》、《微積分基本要義》、《從月曆學數學》(原書名:《阿草的曆史故事》)、《從生活學數學》(原書名:《阿草的數學聖杯》)、《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 《鸚鵡螺數學叢書》總序
  • 自序
  • 第一篇 背景
    • 1.1 古希臘數學史
    • 1.2 幾何方法
    • 1.3 重要性質
  • 第二篇 截痕
    • 2.1 直圓錐直角截痕
    • 2.2 斜圓錐截痕
    • 2.3 點交連線
    • 2.4 冰淇淋筒定理
  • 第三篇 重現
    • 3.1 克卜勒行星運動
    • 3.2 坐標幾何興起
    • 3.3 牛頓萬有引力
  • 第四篇 坐標
    • 4.1 坐標幾何大要
    • 4.2 二次曲線
    • 4.3 參數化
    • 4.4 極坐標
  • 第五篇 射影
    • 5.1 從投影到射影
    • 5.2 交比
    • 5.3 對偶原理
    • 5.4 點錐線與線錐線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