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6317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金鼎獎得主李志銘最新力作──以收藏爬梳台灣聲音景觀
☼楊澤(詩人)、李欣芸(配樂家、音樂製作人)、吳卡密(舊香居店主)、張世倫(藝評人,攝影研究者)、羅悅全(聲響文化研究者)齊聲推薦
☼ 裝幀設計──何佳興──以紙張的手感與紋理,配上鮮豔的色彩與狀似唱片的圖樣,烙印於精裝書封上,一展日治至光復期間的台灣音樂的時代精神。

我們總因為一首歌,抑或一個名字、一齣電影而記住一個時代

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曾說:「在語言裡,我們不能使聲音離開思想,也不能使思想離開聲音。」作者李志銘從自己的收藏與愛好中,爬梳中外電影配樂、台語老歌、戰爭(如納粹、西班牙內戰、二戰)中的歌謠、競選歌曲,甚至台灣別具特色的唱片行、樂器工坊等,介紹在大歷史背景下常被忽略的音樂景觀。

一九七六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平日以逛書店為生活之必需,閒暇時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以及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藏書記憶與裝幀物語》與《舊書浪漫:讀閱趣與淘書樂》。目前專事寫作。

  • 推薦序
    • 歌手也許單純,歌曲可不是這麼回事—張世倫
    • 光影記憶中的美好回音—吳卡密
  • Chapter1:光影記憶
    • 1—1 比人生更真實的是電影啊:小津安二郎的醍醐味
    • 1—2 過於寂靜的喧囂:卓別林默片時代的作曲配樂
    • 1—3 聲音沉澱在歲月裡:電影《查令十字路84號》與喬治.芬頓的音樂情緣
    • 1—4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藝能山城組」的鄉野與前衛
    • 1—5 暴雨驚夢羅生門:早坂文雄的電影音樂與黑澤明
    • 1—6 聲音是一種召喚.八○年代的青春:一代歌后蘇芮與電影《搭錯車》
    • 1—7 與海拔河,譜出了時代的絕唱:李泰祥的電影音樂《沒卵頭家》與鄉土文學
    • 1—8 台語片時代曲:兼談我所收藏台語電影歌謠黑膠唱片
  • Chapter2:歌與文學
    • 2—1 鄉土.藍調.勃魯斯:郭金發的歌、楊澤的飲酒詩
    • 2—2 且縱歌聲穿山去:李泰祥、鄭愁予的詩歌紀行
    • 2—3 時代的歌,壓不扁的玫瑰:文學音樂專輯《楊逵:鵝媽媽出嫁》
    • 2—4 關於未來的顏色:村上龍小說《接近無限透明的藍》電影歌曲
    • 2—5 巷弄裡的樂界江湖:詩人、搖滾樂與唱片行
    • 2—6 作家的聲音是自己的替身
    • 2—7 誰人歌唱〈思想起〉:關於六○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的再思考
  • Chapter3:聆聽戰爭
    • 3—1 刀尖上的聲音:納粹軍歌與戈培爾的收音機
    • 3—2 戰爭時期的致幻︵催眠︶之聲:二戰日本軍國主義的廣播與聲音紀錄
    • 3—3 哈拉瑪谷的血色浪漫:西班牙內戰歌謠集
    • 3—4 音樂從來都不能抵抗槍炮: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與〈白鳥之歌〉
  • Chapter4:聲音的地方
    • 4—1 歌是一座橋,搭在記憶的河岸
    • 4—2 聆聽一座城市的身世:菅野沖彥的《京都:古都の一年》
    • 4—3 有風吹起:竹塹音景的城市表情
    • 4—4 花蓮,離海浪聲最近的地方
    • 4—5 南都跫音,遊走台南「五條港」邊的巷弄之聲
    • 4—6 尋遊小鎮老街的歌謠光景:汐止「福樂唱片行」
    • 4—7 傾聽七弦琴音的孤絕低吟:淡水「程惠德古琴工作室」
    • 4—8 鼓聲響起:新莊「响仁和鐘鼓廠」
    • 4—9 走過解嚴民主三十年:台灣競選歌曲的聲音政治
  • 後記—誌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