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警察與犯罪預防

出版日期
2017/09/2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19409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研究發現,影響犯罪破案率的因素,並非僅是執法者的專業能力,犯罪的性質更是干擾破案的主因。有些犯罪的性質,讓它們變成低破案可能性的案件,就是一般所稱的冷案(Cold Crimes)。而且這些犯罪占全般刑案相當大的比例,造成許多被害人無法伸張正義,也拉下了整體刑案的破案率。顯然,「犯罪預防」的功能絕不低於犯罪偵查,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本書呈現了最新的犯罪預防學術研究,並結合現今的執法實務工作,期望協助執法者降低犯罪的發生數及民眾的犯罪被害恐懼感。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警政發展的解讀思維
    • 第三節 我國警政變遷與發展模式
    • 第四節 結語
  • 第二章 警察角色變遷與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現代警察出現前的治安維護
    • 第三節 現代警政的發展
    • 第四節 變遷社會中警察犯罪預防角色的調適
    • 第五節 結語
  • 第三章 警察預防犯罪的理論與策略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警察預防犯罪的理論
    • 第三節 警察預防犯罪的策略
    • 第四節 犯罪被害恐懼感
    • 第五節 結語
  • 第四章 社區警政與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警察預防犯罪的傳統策略
    • 第三節 社區警政的定義與運作
    • 第四節 社區警政的多樣化
    • 第五節 社區警政的效能
    • 第六節 社區警政與犯罪預防模式
    • 第七節 結語
  • 第五章 民力運用與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志願服務人力之特性及其參與的動機
    • 第三節 警察機關運用志願服務人力的現況
    • 第四節 警察機關運用志願服務人力的改進策略
    • 第五節 結語
  • 第六章 犯罪熱點的預防策略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犯罪與地點的研究文獻
    • 第三節 犯罪熱點的辨識與分析
    • 第四節 犯罪熱點與犯罪預防
    • 第五節 結語
  • 第七章 婦女人身安全保護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推動現況
    • 第三節 性侵害防治工作推動現況
    • 第四節 性騷擾防治工作推動現況
    • 第五節 警察在婦女人身安全保護工作的努力方向
    • 第六節 結語
  • 第八章 兒童與少年保護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服務的現況
    • 第三節 警察在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的職責
    • 第四節 兒童遭受虐待致死案件特性與偵查要領
    • 第五節 結語
  • 第九章 兒童與少年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少年及兒童犯罪現況與趨勢
    • 第三節 少年及兒童犯罪事件的防制
    • 第四節 警察機關防制少年及兒童犯罪事件作為
    • 第五節 結語
  • 第十章 毒品與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毒品施用的盛行率
    • 第三節 毒品與犯罪的關聯性
    • 第四節 介入與預防
    • 第五節 結語
  • 第十一章 組織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組織犯罪的定義
    • 第三節 全球化與組織犯罪
    • 第四節 組織犯罪集團
    • 第五節 組織犯罪網絡或跨國幫派
    • 第六節 組織犯罪與情境犯罪預防
    • 第七節 結語
  • 第十二章 跨境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國際經貿整合與跨境犯罪
    • 第二節 全球性警察合作組織─以國際刑警組織為例
    • 第三節 區域性警察合作組織─以歐盟警察組織為例
    • 第四節 警察聯絡官
    • 第五節 國際警察合作的情資交換機制
    • 第六節 情資交換有關問題
    • 第七節 影響國際警察合作的因素
    • 第八節 結語
  • 第十三章 犯罪被害人保護與犯罪預防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犯罪被害調查的發展與功能
    • 第三節 被害人保護政策的變革
    • 第四節 警察與犯罪被害人的關係
    • 第五節 結語
  • 第十四章 結論
    • 第一節 改善犯罪分析的能力
    • 第二節 客觀評量犯罪預防策略的成效
    • 第三節 強化外部的夥伴關係
    • 第四節 結語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