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共分為二大篇,第一篇「跟蹤騷擾防制法Q&A」,透過25個Q&A方式,讓讀者儘速了解本法主要架構與內容。第二篇「跟蹤騷擾防制法爭點與評析」,針對跟騷就是犯罪vs.先行政後司法、法案名稱與法規競合問題、跟蹤騷擾行為定義、即時介入保護機制及救濟、有關保護令問題、相關機關協力合作與建立被害人支援體系等爭點加以深入評析,以強化對本法理解與未來法律適用參考。
-
第一篇 跟蹤騷擾防制法Q&A
-
Q1、為什麼要制定本法?
-
Q2、本法立法沿革為何?
-
Q3、本法主要架構為何?
-
Q4、本法主要內容為何?
-
Q5、本法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為何?
-
Q6、怎樣才算是「跟蹤騷擾行為」?
-
Q7、判斷跟蹤騷擾行為有何困難點?
-
Q8、被害人遭受跟騷警察機關如何受理與處置?
-
Q9、誰可以聲請保護令?
-
Q10、保護令聲請之管轄為何?
-
Q11、保護令聲請書應載明事項為何?
-
Q12、保護令事件之審理為何?
-
Q13、保護令內容為何?
-
Q14、保護令效力為何?
-
Q15、保護令由誰執行之?
-
Q16、關於保護令之救濟為何?
-
Q17、本法有哪些處罰規定?
-
Q18、何種狀況可實施預防性羈押?
-
Q19、本法施行細則由誰定之?
-
Q20、本法何時施行?又警察體系如何因應?
-
Q21、跟騷與性騷擾之區別為何?
-
Q22、跟騷與性騷擾之認定標準為何?
-
Q23、本法與性別暴力防制法案之競合為何?
-
Q24、長期遭盯梢案例警察如何處理?
-
Q25、本法若施行能預防類似屏東女店員遭擄殺再發生?
-
-
第二篇 跟蹤騷擾防制法爭點與評析
-
壹、就跟騷就是犯罪vs.先行政後司法而言
-
貳、就法案名稱與法規競合問題而言
-
參、就跟蹤騷擾行為定義而言
-
肆、就即時介入保護機制及救濟而言
-
伍、就有關保護令問題而言
-
陸、就相關機關協力合作與建立被害人支援體系而言
-
-
附錄
-
附錄一 2021年5月13日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黨團協商保留條文對照表
-
附錄二 2021年11月10日立法院黨團協商結論
-
附錄三 2021年11月18日立法院黨團協商結論
-
附錄四 跟蹤騷擾防制法
-
附錄五 跟蹤騷擾防制法施行細則
-
附錄六 跟蹤騷擾案件保護令執行辦法
-
附錄七 警察機關辦理跟蹤騷擾案件作業規定
-
附錄八 跟蹤騷擾案件相對人治療性處遇計畫規範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