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通過描述輪船招商局與三菱·日本郵船會社兩家公司自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在中日兩國步入近代化進程,發展輪船航運業的共同時代背景下,討論了兩家公司的成立背景、管理方式、人才培養模式、資金來源等問題,在每一章都分述兩家公司的情況並時時加以比較。通過兩家公司發展的異同點,清晰地顯示出在類似歷史背景、國內條件下二者截然不同的發展路線與格局。對於二者差異的原因,作者主要強調中日兩國政府經濟干預政策的不同。作者認為,在中日兩國近代化的過程中,出於兩國政府性質的不同和歷史文化傳統的差別,兩國選取了不同的經濟政策,由此產生了極大的差別。
- 修订说明
- 序一/聂宝璋
- 序二/滨下武志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家干预经济与近代化的两种类型
-
第二节 同时起步的中日近代化及其不同后果
-
第三节 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观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点
-
-
第二章 中日轮船航运业兴起的背景及初期发展
-
第一节 中日近代轮船航运业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三菱会社、招商局的成立及其初期发展
-
-
第三章 19世纪80年代三菱会社与招商局的改组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日本邮船会社的组成及其发展
-
第二节 80年代中期招商局的改组及其发展
-
-
第四章 管理方式的比较:“命令书”与官督商办
-
第一节 “命令书”的特点和性质
-
第二节 官督商办的特点、性质及其与“命令书”的比较
-
第三节 官督商办与“命令书”的本质差异
-
-
第五章 “借材异域”与替换取代外国高级船员的比较
-
第一节 明治年间日本政府培养本国海技人才的对策和措施
-
第二节 日邮会社排除取代外籍船员的过程和特点
-
第三节 高级船员始终被外国人垄断的招商局
-
第四节 中日两国“海技自立”差异的根本原因
-
-
第六章 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资金方面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日本政府利用国家资金兴办“示范工厂”及处理“官营”企业
-
第二节 日本兴办工业企业资金的筹措方式
-
第三节 清政府兴办工业企业中的“官款”
-
第四节 中日两国在动员筹措民间资金方面的不同做法
-
-
第七章 中日两国政府实行不同干预政策的内因分析
-
第一节 中日两国政府性质不同的制约作用
-
第二节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别——更深层次的影响
-
-
附录
-
一 甲午战后日本轮运势力在长江流域的扩张
-
二 “命令书”选译
-
三 公历、中国历、日本历及年号对照表(1850~1915)
-
四 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发展之比较(1870~1915)
-
- 征引书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333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