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借助反諷理論,推敲魯迅在小說創作過程中的文體選擇及其文體效果,追問其背後的文體訴求,發現魯迅小說中的反諷是一種言說策略,與其身處多變轉折的時代環境、虛無的人生體驗以及反抗絕望的人生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對人性和現實的絕望沒有使他甘於彷徨、陷於頹廢,相反,理性擔當的個性和知識份子的歷史責任感驅使他選擇對虛無反抗到底:徹底地勇敢直面並無情地解剖現實的黑暗,包括自己的內心,最終成為一個徹底的反諷者。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由来
-
二 鲁迅小说文体研究综述
-
1.鲁迅小说文体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
2.鲁迅小说文体的反讽现象研究
-
-
三 反讽理论概述
-
1.反讽概念的历史流变
-
2.反讽概念的界定及本书的思路
-
-
-
第二章 鲁迅小说语言的反讽
-
一 夸大陈述
-
1.大词小用
-
2.庄词谐用
-
-
二 克制陈述
-
1.小写大事大人
-
2.声东击西, 故意回避重点
-
3.以冷写热, 压抑情感
-
-
三 反语
-
四 戏拟
-
1.文本内戏拟
-
2.文本外戏拟
-
-
-
第三章 鲁迅小说叙事的反讽
-
一 语态反讽
-
1.冷漠
-
2.冷静
-
3.黑色幽默
-
-
二 视点反讽
-
1.儿童视点造成的视点反讽
-
2.疯子视点造成的视点反讽
-
-
三 结构反讽
-
1.封套结构反讽
-
2.回声结构反讽
-
3.并置式复调结构反讽
-
4.杂音结构反讽
-
-
-
第四章 鲁迅小说主题的反讽
-
一 庸众的情境反讽
-
1.苦难中的麻木
-
2.无聊中的空虚
-
3.从“看” 与“被看” 到“吃人” 与“被吃” ———庸众中的个体与群体的反讽性关系
-
-
二 清醒与软弱———独异个体的情境反讽
-
1.独异个体之“独”, 不敌庸众之“众”
-
2.狂人的悖论困境———庸众与独异个体的反讽性关系
-
3.自身的稚嫩与迷惘
-
4.个体生命的短暂带来的视野局限
-
-
-
第五章 鲁迅小说文体反讽性质的语境分析
-
一 鲁迅的个性特点与反讽
-
二 言说的困境与反讽的选择
-
三 鲁迅世界观的反讽本质
-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136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