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教育學門的研究倫理:理念、實況與評析

出版日期
2017/07/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19251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輕忽倫理問題,這態度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這是提醒學界重視研究倫理的警語。詩聖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確!文章是可以傳之千古的宏大事業,作者應深思自己寫作上的得失,俯仰無愧於自己的良心。一般文章如此,學術論文更是如此。研究倫理對當前臺灣學術界尤其重要,目前有關當局對研究倫理議題,正籌謀新的規範之道,而本書刊載教育領域研究倫理之評述文章共二十四章,依論述面向分為五篇:「導論」、「理念與制度」、「實況與實例」、「研究方法」、「指導學生」;除導論篇外,每篇包括五至六章,章章具有可讀性與啟發性。相信對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之規劃與執行、教與學、以及論文指導等活動中,有關研究倫理的省思,將有所裨益。
  • 第一篇 導論
    • 第一章 教育研究倫理面面觀(張芬芬、方志華)
  • 第二篇 理念與制度篇
    • 第二章 評科技部專題計畫倫理審查(黃政傑)1
      • 一、前言
      • 二、背景脈絡
      • 三、問題討論
      • 四、改進建議—代結語
    • 第三章 研究倫理「審查」符合倫理嗎?教育專業委員的自省與建議(李琪明)
      • 一、前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二、思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三、建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 第四章 教育學門研究倫理治理架構技術化的迷思與隱憂(王立心)
      • 一、研究倫理的尋求與期待
      • 二、削足適履的研究設計
      • 三、結語
    • 第五章 教育研究倫理規範與實踐(吳清山、王令宜)
      • 一、前言
      • 二、教育研究倫理的意涵和原則
      • 三、教育研究倫理準則的建構
      • 四、教育研究倫理準則的實踐作為
      • 五、結語
    • 第六章 教育研究倫理審查的美麗與哀愁(張德銳)
      • 一、前言
      • 二、實例說明
      • 三、問題評析
      • 四、對策建言
  • 第三篇 實況與實例篇
    • 第七章 我國教育領域研究倫理審查:臺灣與美國規範及實務評析(黃懷蒂、鍾志從、盧萱、李思賢)
      • 一、前言
      • 二、教育領域研究是否得免審查
      • 三、免除審查的前題
      • 四、教學研究的免除審查
      • 五、教育領域研究與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
      • 六、學校在教育領域研究中擔任的角色
      • 七、結語:更彈性多元的研究倫理審查
    • 第八章 日本教育學門各學會的研究倫理規範與啟示(林雍智)
      • 一、前言
      • 二、日本制定研究倫理規範的沿革
      • 三、教育學門各學會制定研究倫理規範的情形
      • 四、教育學門各學會研究倫理規範之內涵
      • 五、日本案例對我國的啟示
      • 六、結語
    • 第九章 香港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研究之倫理困境及其改善策略(吳善揮)
      • 一、引言
      • 二、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倫理守則(真、善、美)
      • 三、香港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倫理困境
      • 四、香港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倫理困境之改善策略
      • 五、總結
    • 第十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倫理審查實證分析:以104-105年臺師大受理案件為例(李思賢、黃懷蒂、盧萱、鍾志從)
      • 一、前言
      • 二、臺師大研究倫理審查案件實證分析
      • 三、討論與建議:研究倫理審查的經驗累積與努力
    • 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倫理審查內容之分析:以兩所大學為例(謝金枝)
      • 一、前言
      • 二、背景
      • 三、分析方法
      • 四、案例
      • 五、結論
      • 六、建議
    • 第十二章 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另一個問題:新住民女性及其子女相關教育研究之正向與負向影響評析(鄭英傑)
      • 一、「誰」被說有「問題」?「誰」需要被「協助」?
      • 二、教育研究幫助到了什麼?
      • 三、教育研究傷害到了什麼?
      • 四、該怎麼辦?—從「染黑型研究」、「漂白型研究」再到「灰色型研究」
  • 第四篇 研究方法篇
    • 第十三章 教育行動研究的研究倫理實例與評析(蔡清田)
      • 一、行動研究的「問題意識」與教育研究的專業倫理
      • 二、行動研究的「研究歷程」與研究倫理
      • 三、結語
    • 第十四章 教學行動研究後之「變」與「不變」(許育健)
      • 一、前言
      • 二、「變」了什麼?
      • 三、「不變」的是什麼,為什麼?
      • 四、評析與省思
    • 第十五章 研究倫理議題:問卷調查不可迴避的挑戰(丁一顧)
      • 一、前言
      • 二、問卷調查研究倫理的必要性
      • 三、問卷調查的案例回顧與倫理檢視
      • 四、結論與展望
    • 第十六章 他律到自律:談論文抄襲與未適當引註(李涵鈺)
      • 一、前言
      • 二、什麼是抄襲?
      • 三、一般國際期刊的做法
      • 四、如何避免抄襲?
      • 五、建議策略
      • 六、從他律到自律
    • 第十七章 從次級資料分析探討教育研究中的倫理議題(黃宇仲)
      • 一、實例說明:承先啟後,運用次級資料分析做研究
      • 二、問題評析:次級資料分析中所涉及的研究倫理
      • 三、對策建言:善用次級資料分析,恪守研究倫理規範
    • 第十八章 現代學術研究規範:邏輯實證方法論與專業自律(何慧群、永井正武)
      • 一、前言
      • 二、研究執行
      • 三、研究規範
      • 四、研究工具與實例
      • 五、結論
  • 第五篇 指導學生篇
    • 第十九章 研究生研究不當行為影響因素的探討(尹玫君、張琬翔)
      • 一、前言
      • 二、影響研究不當行為的因素
      • 三、減少研究生研究不當行為的建議
    • 第二十章 研究生資料蒐集與分析的「偽真實」現象反思:以「文獻探討」為例(徐超聖)
      • 一、前言
      • 二、資料蒐集與分析的倫理規範
      • 三、「文獻探討」資料蒐集與分析的「偽真實」現象
      • 四、「文獻探討」的「偽真實」現象的修正建議
      • 五、結語
    • 第二十一章 教育研究的研究倫理:師生關係對知情同意和保密性的影響(危芷芬)
      • 一、研究倫理沿革
      • 二、研究倫理的主要議題
      • 三、教師與學生的權力關係與研究倫理
      • 四、結論與建議
    • 第二十二章 「同理的洞察」與「綜效原則」造就教育研究倫理A+(林英傑)
      • 一、同理的洞察
      • 二、同理的洞察實例
      • 三、綜效原則
      • 四、綜效原則實例
      • 五、結語
    • 第二十三章 大學教師指導學生學術誠信議題之探討(陳延興)
      • 一、前言
      • 二、學生學術不誠信的案例討論
      • 三、研究倫理之教導
      • 四、結語
    • 第二十四章 我國研究生負責任的研究行為初探:以課程報告為例(葉建宏)
      • 一、前言
      • 二、負責任的研究行為
      • 三、課程報告違反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之案例
      • 四、研究所學生違反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之因素探析
      • 五、結語與建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