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煩惱是我的老師:十七則小故事讓你學會放下的技巧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1987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古人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每個人都有煩惱,第一件事還沒擔心完就想到第二件。就像在找工作的時候,總是面試上了擔心環境不好,環境好擔心薪水低,薪水不錯擔心壓力大,又害怕升遷無望,有了升遷擔心休假少,休假多了又擔心被裁員……,無時無刻的煩惱,永遠沒辦法把心放下。

不禁讓人要問,現在是個安穩的時代,大家還會東擔心西擔心,那兵荒馬亂的時候,那些歷史上有名的先哲們又是怎麼面對煩惱的?

凡得道者一般都要經過三個過程,先是多事找事,然後萬緣放下,不問世事,在這期間證悟法身慧命,從而不怕死不怕生,不多事不怕事,以無事心隨緣做事。有些人自小出家,看似萬緣放下,可他還是把這個放下當成事來做,做很多功夫,做到極處,累了,真放下了,也就成了。然後抖起精神,弘法利生。
  • 代序
  • 老子沒有事
  • 莊子也沒有事
  • 孔子起初也找事 後來沒事了
  • 釋迦牟尼三請才開口
  • 誰折騰誰了
  • 想脫俗的孩子
  • 演法的貓
  • 你在念誰
  • 念佛為什麼
  • 趣說宗與教
  • 人性、神性與佛性
  • 佛門四種人
  • 愛、大愛與慈悲
  • 假如達摩不是達摩 神光不是神光
  • 當下不是現在
  • 動物加持下的「大師」
  • 放下什麼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