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3256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領域分工消磨了臺灣學界的問題意識,使學者們習於畫地自限。導引研究的,常是習慣的學科傳承,而非跨學科的社會現象。──黃樹仁

  黃樹仁教授常對學術界的主流議題設定與解釋框架,提出根本質問,挑戰學術界或社會上的「常識」與「預設」,再依據邏輯推演,對問題提出其他可能的解釋,並以此為基礎發展研究論文。
  他的解釋有時缺乏充足資料或證據,而顯得過於大膽,但正是這種「挑釁」與「大膽」,才迫使人們重新思考既有的議題設定,以及延伸解釋的限制。
  本書除了收錄黃樹仁教授的論文,也邀請學界同仁來評論,或回應他的提問。我們相信這種「對話」,甚至帶點針鋒相對的味道,或許是他最愛好的模式,也是呈現黃樹仁教授研究的最佳模式。

(1955年–2016年)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Well,我的學生超越我是應該的,因為你們是被我這麼優秀的老師教出來的。

學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學士1977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1980
美國麥城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1995

研究領域
社會學理論、知識社會學、歷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臺灣史

開設課程
社會思想史、社會學理論、韋伯專題、社會變遷、政治社會學、民主政治、經濟社會學、臺灣社會史、臺灣社會研究

  • 序/陳宇翔
  • 〈前言〉以科學為志業:一個社會學家的跨界挑釁/洪人傑
  • I:歷史學篇
    • 1.望見流求:從福建沿海觀測紀錄論宋元明人的臺灣認識
    • 2.移花接木:臺灣如何失去琉球之名?
    • 3.唐山過澎湖:宋元人何以不移住臺灣?
    • 4.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
    • 5.基因當然可能擴散而稀薄分佈:回應陳叔倬對〈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的評論
    • 歷史學篇總評:從望見流求到認識臺灣:試論黃樹仁教授的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張隆志
  • II:社會學篇
    • 6.臺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
    • 7.被誇大的臺灣土地改革及其漸熾的意識形態戰爭
      • 黃樹仁對土地改革的一再省思 瞿宛文
    • 8. 《心牢》〈總論〉
      • 農地問題的對話 彭明輝
      • 如何開解心鎖?─評介黃樹仁,《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 裴元領
    • 9. 因果解釋或後見之明:發展型國家概念的反省
      • 「挑釁的提問」之再商榷:〈因果解釋或後見之明:發展型國家概念的反省〉一文的幾點回應 黃崇憲
    • 10. 強制合作發展:臺灣日本殖民體制的米糖經濟 黃樹仁、陳宇翔
      • 後記─〈強制合作發展:臺灣日本殖民體制的米糖經濟〉 陳宇翔
      • 評述黃樹仁、陳宇翔合著〈強制合作發展:臺灣日本殖民體制的米糖經濟〉一文 林文凱
    • 11. 韋伯的《中國的宗教》解析
      • 壯哉斯言!好樣的,黃樹仁!—評黃樹仁〈韋伯的《中國的宗教》解析〉 鄭志成
    • 12. 何謂社會學理論
    • 從樹仁到樹人:反思如何「教」與「學」社會學陳柏甫、張儀君
    • 社會學篇總評:農業、城市、國家:現代性的三角習題 李丁讚
  • 〈跋〉/黃淑玲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