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3252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是從台灣的民間出發,在台灣研究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扮演開創的角色;它就像一般的學術研討會,儘管二十年來的運作主力,不是學術地位穩固的資深教授,而是以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為主,但學會會員的台灣共識,卻凝聚了學會知性和感性的集體力量。

本書以鮮活的主題,串起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歷史,卻不是刻板單調的編年記事,而是以各種主題呈現北美台灣青年研究學者的學思歷程和著述成果,探討台灣研究在知識社群的定位,也深入反省社會運動和學術運動的關係,不但為歷史留下記錄,也為後生提供典範。

潘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NATSC 1998 第4屆會長

林繼文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NATSC 1996 第2屆會長

張隆志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NATSC 1995 發起人

楊孟軒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歷史系助理教授
NATSA 2014 第20屆會長

蕭新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

林子倫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NATSA 2000 第6屆會長

江俊宜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侯志仁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NATSA 2003&2004 第9屆與第10屆會長

黃丞儀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NATSA 2008 第14屆會長

曾薰慧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助理教授
NATSA 2009 第15屆會長

李宜澤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NATSA 2010 第16屆會長

謝力登
布朗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NATSA 2013 計畫委員會長

梁志鳴
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NATSA 2012 第18屆會長

許菁芳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NATSA 2016 第22屆會長

涂豐恩
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
NATSA 2015 第21屆會長

鄭肇祺
卡加利大學考古及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NATSA 2015 會議議程統籌

  • 序言 跨世代的新旅程:一項嚴肅的籲求 黃煌雄
  • 前言 自己的歷史自己寫 潘美玲、林繼文、張隆志、楊孟軒
  • 第1章 建構台灣與全球的台灣研究 兼談NATSA的特性與貢獻 蕭新煌
  • 第2章 生生不息的台灣研究 從NATSC到NATSA(1994-1999) 林繼文、潘美玲
  • 第3章 新史學典範與知識社群的追尋 寫在NATSA二十週年 張隆志
  • 第4章 反抗國家、重構社會到積極自省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論文主題的考察(1995-2014) 林子倫、江俊宜
  • 第5章 社會運動╳學生運動╳學術運動 侯志仁
  • 第6章 十年之後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困境與轉變(2004-2009) 黃丞儀、曾薰慧
  • 第7章 遠距溝通下的革命情感 NATSA學術語言的世代差異 李宜澤
  • 第8章 對台灣研究“So What”問題的深思 從北美學術市場結構反省NATSA發展策略 謝力登、梁志鳴
  • 第9章 改革、耕耘、蓄勢待發 邁向北美台灣研究的第三個十年 楊孟軒
  • 第10章 行動公民、網路世代與台灣研究的未來 許菁芳、涂豐恩、鄭肇祺
  • 附錄1 NATSC的成立 首屆會長的回憶 林佳龍
  • 附錄2 NATSC發起人名單
  • 附錄3 1994-2016年歷屆「北美台灣研究學會」開會地點、主題、會長(現職)
  • 附錄4 NATSC組織章程(1996年)
  • 附錄5 NATSA組織章程(2002年修訂版)
  • 附錄6 NATSA登記為非營利組織的文件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