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兩岸最前線:從海陸大戰到海陸休兵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7046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李登輝時期「文攻武嚇」、陳水扁時期「兩岸冷凍」、馬英九時期「兩會復談」,兩岸關係詭譎多變,反映出陸委會與海基會的競爭與合作。

蔡英文時期的兩岸談判何去何從?
陸委會與海基會如何開展新局?

中央社大陸新聞中心資深記者 翟思嘉
獨家專訪9位兩會高層 第一線長期觀察

李登輝時期,政壇路線之爭在海陸中引爆授權爭議;陳水扁時期,兩岸關係惡化冷凍,海陸「無事可爭」;馬英九時期兩岸復談,海陸開始新的磨合......

白手套愈來愈薄,已是不爭的事實。
兩會關係如何發展,兩岸未來將邁向何方?

兩岸自1949年分治,1987年開放探親政策,1991年海基會與海協會展開正式接觸,直至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首次的「辜汪會談」並簽署協議,其後兩岸政府持續透過此管道進行多次談判及協商。兩岸從隔絕到交往、從對峙到緩和、從民間接觸到政府官員對話,逐漸形成今日的兩岸關係,也形成今日陸委會授權,海基會談判簽署協議的兩岸政策交流機制。目前看似運作順暢的陸委會與海基會,其實經歷過長時間的紛爭與磨合,形成現今兩岸關係中的主要核心。
本書從歷史角度爬梳陸委會及海基會在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時期,各階段產生的磨合,探討衝突原因及其對於今日互動模式與定位職掌的影響。書中更就9位兩會高層做深度訪談,其中包括2位陸委會主委、1位陸委會副主委、1位海基會董事長、5位海基會秘書長。藉由當時主事者與參與者的口述,揭開第一手資料。

本書特色

1.中央社大陸新聞中心資深記者翟思嘉,第一線長期觀察。
2.獨家專訪9位兩會高層。(2位陸委會主委、1位陸委會副主委、1位海基會董事長、5位海基會秘書長)
3.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時期,從頭梳理台海兩岸關係的發展,並窺見蔡英文時期兩岸未來的下一步。

東華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曾任新新聞週刊記者,現為中央通訊社大陸新聞中心記者。

  • 推薦序 海陸故事是兩岸關係的縮影/蘇起
  • 推薦序 從小茶壺到大棋盤/馬紹章
  • 前言
  • 第一章 大陸事務專責機構的編制、定位與任務
    • 第一節 國安會
    • 第二節 國統會
    • 第三節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第四節 海基會
    • 第五節 陸策組與跨黨派小組
  • 第二章 回顧:海陸互動
    • 第一節 路線之爭海陸大戰―李登輝執政時期
    • 第二節 兩岸冷凍海陸休兵―陳水扁執政時期
    • 第三節 兩會復談建立制度―馬英九執政時期
  • 第三章 觀察:海陸磨合
    • 第一節 油門或煞車,海陸的授權拉鋸戰―李登輝執政時期
    • 第二節 中共抵制,失去存在感的海基會―陳水扁執政時期
    • 第三節 人的因素漸淡,目標互動制度化―馬英九執政時期
  • 第四章 分析:海陸分工
  • 第五章 陸委會、海基會高階職務受訪者訪談記錄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