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如何成為國家?
2016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演講,總統蔡英文表示:「中國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10月17日立法院詢答大法官被提名人之一認為:「台灣不是正常化國家」、「中華民國是中國廢棄不用的國號」。他們的話語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或許是枚震撼彈,但在歷史模糊曖昧中,台灣的地位與前途一直有著多樣的解讀。
時間觀(time perspective)的差異是紛爭的主要因素,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甚至是政治的歧見都是來自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著眼點差異。
關於台灣的地位與前途,從歷史傳說與信史開始,檢視台灣是否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否就能確立台灣未來的目標?而如今,台灣對中國的高度經濟依賴,中國有充分籌碼對台灣進行經濟戰與政治統戰,蘿蔔與棍子相互應用,可以讓利、也可以切斷交流,以經逼政,維持現狀真的是最好的選項嗎?
近年來,獨派團體及領導者,多認為台灣已經獨立成為主權國家,既然「已經宣布過獨立」,也實質獨立了,就不再宣傳獨立,以免中國有武力犯台藉口,也會招來國際社會的指責聲浪。然而,美國與國際社會卻一再明確指出:「台灣不享有國家主權」、「台灣維持現狀就不是獨立國家,因為台灣從未宣佈獨立」,台灣內部與國際社會的差異,明顯有理論與事實上的矛盾。
在時間三個面向,有人沈溺於過往,有人只重視當下,有人不切實際地寄希望於未來。堅持某單一時間觀經常容易形成錯誤的決策,也容易導致紛爭。因此,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點上維持平衡,才能保持健全的方向。
本書論述集結自第六屆台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台灣的地位與前途」,各篇獨立研究,從日本的地緣經濟學起頭、到朝鮮半島的局勢,解析歷史脈落中台灣的相對關係,進一步各別論述美國、中國與台灣的糾葛,以台灣關係法、國際法的觀念出發,探討對外國際政策的合宜與未來方向。再者,對內由國際法、憲法學理及事實探討問題意識,論台灣如何成為國家?
2016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演講,總統蔡英文表示:「中國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10月17日立法院詢答大法官被提名人之一認為:「台灣不是正常化國家」、「中華民國是中國廢棄不用的國號」。他們的話語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或許是枚震撼彈,但在歷史模糊曖昧中,台灣的地位與前途一直有著多樣的解讀。
時間觀(time perspective)的差異是紛爭的主要因素,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甚至是政治的歧見都是來自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著眼點差異。
關於台灣的地位與前途,從歷史傳說與信史開始,檢視台灣是否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否就能確立台灣未來的目標?而如今,台灣對中國的高度經濟依賴,中國有充分籌碼對台灣進行經濟戰與政治統戰,蘿蔔與棍子相互應用,可以讓利、也可以切斷交流,以經逼政,維持現狀真的是最好的選項嗎?
近年來,獨派團體及領導者,多認為台灣已經獨立成為主權國家,既然「已經宣布過獨立」,也實質獨立了,就不再宣傳獨立,以免中國有武力犯台藉口,也會招來國際社會的指責聲浪。然而,美國與國際社會卻一再明確指出:「台灣不享有國家主權」、「台灣維持現狀就不是獨立國家,因為台灣從未宣佈獨立」,台灣內部與國際社會的差異,明顯有理論與事實上的矛盾。
在時間三個面向,有人沈溺於過往,有人只重視當下,有人不切實際地寄希望於未來。堅持某單一時間觀經常容易形成錯誤的決策,也容易導致紛爭。因此,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點上維持平衡,才能保持健全的方向。
本書論述集結自第六屆台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台灣的地位與前途」,各篇獨立研究,從日本的地緣經濟學起頭、到朝鮮半島的局勢,解析歷史脈落中台灣的相對關係,進一步各別論述美國、中國與台灣的糾葛,以台灣關係法、國際法的觀念出發,探討對外國際政策的合宜與未來方向。再者,對內由國際法、憲法學理及事實探討問題意識,論台灣如何成為國家?
施正鋒 主編
現職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經歷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任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政治學碩士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學士
社團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副理事長
台北市中一中校友會文教基金會董事
台北市中一中校友會理事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總編輯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總編輯
專長
比較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濟、族群政治
研究
和平研究、民族主義、政黨政治、選舉制度、經濟發展
-
近代戰爭下的日本與台灣:地緣經濟學的觀點 李世暉
-
壹、前言
-
貳、從地緣政治到地緣經濟
-
參、戰爭、日本帝國與台灣
-
肆、台灣與日本的南進
-
伍、結語
-
參考文獻
-
-
韓半島局勢與台灣的地位和前途 董思齊
-
壹、前言
-
貳、甲午戰爭與台灣的前途與地位
-
參、韓戰爆發與台灣的地位與前途
-
肆、韓半島局勢變化對東北亞局勢之影醒
-
伍、結論:韓半島局勢與台灣
-
參考文獻
-
-
你是我的?-台灣與中國的歷史糾葛 紀舜傑
-
壹、前言
-
貳、傳說中的台灣
-
參、大歷史的觀察
-
肆、多層次因果分析
-
伍、時間觀的問題
-
陸、未來三角:拉力、推力、重力
-
柒、結論
-
參考文獻
-
-
美國外交思想演變與台灣的「被涉連」:從門羅主義下的培里提督到歐巴馬的重返亞洲 范盛保
-
壹、前言
-
貳、美國二戰前外交思想的演變
-
參、美國二戰後外交思想的演變
-
肆、美國重返亞洲與台灣的「被納入」
-
伍、結論
-
參考文獻
-
-
「台灣關係法」與台灣的法律地位:理論與實務的觀點 黃居正
-
壹、台灣關係法所選擇指涉之歷史背景
-
貳、戰時佔領的法律意義與效果
-
參、1945 年至1978 年間對台灣的佔領狀態
-
肆、定性台灣關係法:創設一個臨時性的特殊國際權利體
-
伍、結論:台灣關係法保障台灣人民的選擇
-
參考文獻
-
-
台灣國際地位變化與美中角色:政策面與法律面的探討 蔡明彥
-
壹、前言
-
貳、台灣國際地位變化與美、中角色
-
參、美國在政策面與法律面的作為
-
肆、中國在政策面與法律面的作為
-
伍、結論
-
參考文獻
-
-
由民族自決權看台灣的主權取得 施正鋒
-
壹、前言
-
貳、由「台灣地位未定論」談起
-
參、只有外來政權,何來母國
-
肆、中國又不是台灣的宗主國── 田無交、水無流
-
伍、台灣與美國的定位──要吃蒼蠅自己抓
-
陸、現在,台灣是台灣人的祖國
-
柒、民族自決權的行使── 公投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條件
-
捌、國家主權的取得
-
玖、台灣內部的自我矛盾與困惑
-
拾、結語
-
附錄一:科索沃獨立的觀察
-
附錄二:棍子策略,其實你們不懂我們的心
-
附錄三:克里米亞的公投憲法戰經驗
-
附錄四:馬靴不能當雨鞋、蓑衣不能當大衣,更何況脖子上的刀
-
參考文獻
-
-
台灣如何成為國家 許慶雄
-
壹、前言
-
貳、條約無法使台灣成為國家
-
參、維持現狀阻礙台灣成為國家
-
肆、台灣成為國家的核心問題與策略
-
伍、結語
-
參考文獻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3946/1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