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探討後威權時代台灣的民主發展。透過民族誌研究,作者分析了公共抗爭、異質地方與多元區域三個建構台灣民主論述與實踐的關鍵場域。有別於倚賴統計數字的政治科學研究,本書提供一個脈絡豐富的批判視野,以呈現多元異質的台灣社會。
本書主要從社會運動團體與地方社群的角度發聲,見證在其間奮力工作的人如何回應與評價民主時代。在日常生活裡,民主被分析、被表達;民主生活因此是在持續轉變的意義軸線中的,每個個人的自我探索、評價與實現。本書強調民主化並非一些抽象概念強加的過程,二十一世紀的民主化其實是一個跨域的思想流動及其實踐效
本書主要從社會運動團體與地方社群的角度發聲,見證在其間奮力工作的人如何回應與評價民主時代。在日常生活裡,民主被分析、被表達;民主生活因此是在持續轉變的意義軸線中的,每個個人的自我探索、評價與實現。本書強調民主化並非一些抽象概念強加的過程,二十一世紀的民主化其實是一個跨域的思想流動及其實踐效
- 圖像一覽
- 謝辭
- 序一(廖炳惠)
- 序二(張鐵志)
- 導論
-
另類公共
-
第1章 寧靜革命
-
第2章 編織民主
-
第3章 大聲公眾
-
-
多重本土
-
第4章 研究台灣(陳淑容合著)
-
第5章 反身社會
-
第6章 夢想族群
-
-
異質地方
-
第7章 五餅二魚
-
第8章 巡守社區
-
第9章 媽媽民主
-
- 結語:超限民主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592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