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幾十年以後,當我再次記憶起這段插曲,心中五味雜陳百感交集。那個真誠的年代裡,我們有過多少這樣的辯論?它究竟意味著什麼?目的的合理,過程的艱難,道路的逼窄,情感的沉重,還有種種的不得已,都是不必要的嗎?不,也許這恰恰是一堂民主課,黑板上寫著:自己教育自己。」
讀曹征路的小說,總有一種隱隱的疼痛感,由百結千愁而峰迴路轉,最後是蕩氣迴腸的掩卷長思。無論是訴說下崗工人悲壯抗爭的《那兒》、《霓虹》,還是描繪資本主義圖景的《問蒼茫》,都是這樣。這次的又是,寫的是被遮蔽了三十多年文革歷史,可給人的刺痛感卻像是昨天的,今天的,或許是明天的。細細想來,其中奧妙並不複雜,就是反抗二字。
雖然從本世紀初開始,反全球化的抗議者們打出「One No, Many Yeses!」的口號,似乎要繞過之前種種糾葛與陰影,要團結起所有反對現秩序的、從四面八方來、又打算往四面八方去的形形色色的團體、運動、NGO、倡議組織、小政黨、與熱心者,「No!」至今為止依然是種種抗議中,群眾唯一能夠理直氣壯地怒吼的主調。
死結中的死結,就在曹征路的《民主課》所要處理的事件:中國的文化大革命。
讀曹征路的小說,總有一種隱隱的疼痛感,由百結千愁而峰迴路轉,最後是蕩氣迴腸的掩卷長思。無論是訴說下崗工人悲壯抗爭的《那兒》、《霓虹》,還是描繪資本主義圖景的《問蒼茫》,都是這樣。這次的又是,寫的是被遮蔽了三十多年文革歷史,可給人的刺痛感卻像是昨天的,今天的,或許是明天的。細細想來,其中奧妙並不複雜,就是反抗二字。
雖然從本世紀初開始,反全球化的抗議者們打出「One No, Many Yeses!」的口號,似乎要繞過之前種種糾葛與陰影,要團結起所有反對現秩序的、從四面八方來、又打算往四面八方去的形形色色的團體、運動、NGO、倡議組織、小政黨、與熱心者,「No!」至今為止依然是種種抗議中,群眾唯一能夠理直氣壯地怒吼的主調。
死結中的死結,就在曹征路的《民主課》所要處理的事件:中國的文化大革命。
- 出版序/陳信行
- 怒放的惡之花:讀曹征路的新作《民主課》/澹然
-
民主課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 反思不是妖魔化:和曹征路談《民主課》/與談人:曹征路、嚴海蓉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