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粵語的政治:香港粵語的異質與多元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96589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文化研究的總方向,在於對本土政治的取態,在雅俗複疊中以小眾自居,又通過日常生活點滴,提煉批判元素,以之與所謂主流、精英的陽春白雪有所抗衡。
在取材和論述角度上,在文本型態的系統與環境的收放之間,本書各篇論文均展現出既嚴謹又精闢的分析和探究。作者們又特別將其研究目標放置於香港文化明確的「當下」時空,冀望替純屬香港的文藝注入能量,使之切入逆境求存的契機。
──王建元,香港樹仁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閱讀本書,我們會更加明白:香港的歷史記憶如果遺落了「師娘南音」、「牛精良」、
「黃飛鴻」,或者「許冠傑」等以粵語為形體的文化符號,就是香港面相的重要缺損。

本書又提醒我們,所謂「本土」政治,離不開語言的營構。香港政治上的內外,又往往延伸自香港的粵語與普通話、英語,以至少數族裔的語言的對衡關係。要深入了解香港的語言環境與社會文化現象的關係,本書應該是最好的導引。
──陳國球,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講座教授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系主任及教授。她的研究及著作範圍包括:比較美學、比較哲學、女性主義哲學、文化研究、性別研究、文化藝術等。

  • 文潔華/前言
  • 粵語再現:流變的文本
    • 朱錦鸞/鄧惠麟與廣東文脈在香港的流傳
    • 余少華/「師娘腔」南音承傳人與港澳文化
    • 黃仲鳴/抗戰後香港的粵語小說
    • 盧偉力/五六十年代香港粵語功夫片的文化想像
    • 鄭威鵬/香港當代粵語劇場的表演性
    • 戚夏蕙/Cantopop的廣東話:小市民心聲
  • 粵語大眾:本土、移民與少數族裔
    • 陳錦榮/不陌生的陌生人:香港少數族裔的陌生化
    • 梁旭明/多元教育與作為教材第二語言的中文
    • 何偉業/香港的印尼傭工與粵語文化
    • 陳允中/香港有標準廣東話嗎?
    • 梁漢柱/廣東話與香港社區組織
  • 粵語聲張:語言、身份與文化政治
    • 鍾寶賢/國語運動與大戰前後的香港粵語電影業
    • 馬傑偉/本土教學與研究的語文政治
    • 許寶強/廣東話授課與情感的教育
  • 作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