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96452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07年是哲學家勞思光教授八十歲誕辰,中文大學為他舉辦了研討會,由他的友輩、學生發表論文討論其在學術方面的成就。本書是該次會議的結集。全書分四部分,第一部份為哲學論文,討論勞氏哲學體系;第二部份討論勞氏的詩藝;第三部份收錄勞教授弟子的感言、回憶、賀詞等;第四部份收錄勞教授照片多幀。
  • 第一部分:會見玄思出日新──哲學論文
    • 第一章 理性意志之設準:勞思光先生的道德哲學 張善穎
    • 第二章 論承當精神 伍至學
    • 第三章 不朽與不息:勞思光的言外之境 張燦輝
    • 第四章 陸象山的心性論:勞思光方法論的運用 鍾彩鈞
    • 第五章 論孔子的「仁」:現代中國哲學主體性思維的反思 陳振崑
    • 第六章 勞思光先生「心性論」立場的儒家哲學之詮釋 胡健財
    • 第七章 自我轉化:勞思光與當代西方引導性哲學 劉國英
    • 第八章 革命文化意識的二重性:論法國《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的建設意識與解放意識 梁美儀
    • 第九章 從「奧密」到「問題」:對「宇宙和諧」觀念的高級序思考 黃慧英
    • 第十章 從勞思光先生的「新基礎主義」論佛教文化哲學的可能基礎 郭朝順
    • 第十一章 新自然主義哲學與中國哲學研究 鄭宗義
    • 第十二章 歷史性、哲學與現代性的命運: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與列奧.施特勞斯 馬愷之(Kai Marchal)
    • 第十三章 勞思光先生的比較哲學 吳有能
    • 第十四章 飄零乎?安居乎?─土地意象與責任意識 黃冠閔
    • 第十五章 「黑格爾模型」探析 孫善豪
    • 第十六章 超越傲慢與偏見:在形上體證與史語考據之外 馮耀明
    • 第十七章 從大克鼎和史墻盤中的「哲」字看哲學 關子尹
  • 第二部分:百年風雨催詩筆──詩藝析論
    • 第十八章 開創詩歌抒情傳統的新猷:勞思光先生的學人之詩與詩人之思 彭雅玲
    • 第十九章 勞思光「韋齋詩」的喜情樂境 林碧玲
    • 第二十章 試論韋齋詞的生命情懷:以感傷為基調的呈現 王隆升
    • 第二十一章 「百年風雨催詩筆、江湖何處託釣磯」:安居於不足安居的天地中──讀思光先生詩作有感 蔡美麗
    • 第二十二章 自我境界與「聖」「人」接受模式的貞定:勞思光「文化整體觀」與詩學中的文化人格圖像 陳旻志
  • 第三部分:叔世聲華德不孤──感言雜憶
  • 第四部分:華髮未容忘歲月──留影回顧
  • 作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