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食品產業的發展已從過去只求溫飽走向「吃得好」、「吃的精緻、有品質」,但在食安事件頻傳的今日,「吃得安心」成為民眾最深切的祈求,如何加強食品衛生與安全乃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臺灣食品業在滿足國內民生後,更擔起外銷創匯的重要角色,為日後經濟奇蹟打下扎實基礎,更隨著國內經濟環境與國際情勢變化調整其定位。在食安事件頻傳的今日,「吃得安心」成為民眾最深切的祈求,如何加強食品衛生與安全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書綜觀臺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以及選擇代表性企業個案,探討臺灣食品業如何自本土走向國際,如何自滿足口腹走向高品質,又如何在食安風暴中站穩腳步,重新擦亮「美食王國」的金字招牌。
臺灣食品業在滿足國內民生後,更擔起外銷創匯的重要角色,為日後經濟奇蹟打下扎實基礎,更隨著國內經濟環境與國際情勢變化調整其定位。在食安事件頻傳的今日,「吃得安心」成為民眾最深切的祈求,如何加強食品衛生與安全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書綜觀臺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以及選擇代表性企業個案,探討臺灣食品業如何自本土走向國際,如何自滿足口腹走向高品質,又如何在食安風暴中站穩腳步,重新擦亮「美食王國」的金字招牌。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和經濟社會學。最近的研究興趣為臺灣和東亞產業發展與創新、臺灣企業史,以及中國大陸的區域和產業發展。
- 推薦序/溫肇東
- 推薦序/王俊權
- 主編序/王振寰
- 作者簡介
- 前言
-
chapter 1 臺灣食品產業發展 王振寰、陳家弘
-
一、日據時期:臺灣食品產業的近代化(1895~1945)
-
二、外銷導向的產業奠基期(1945~1971)
-
三、轉向內銷與食衛制度萌芽期(1972~1990)
-
四、全球化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導向期(1990~ 至今)
-
五、結論
-
-
chapter 2 食品工業化的管理與風險 王振寰、蘇修民
-
一、食品加工與安全
-
二、食品安全的政策與制度
-
三、結論
-
-
chapter 3 「南統一」與「北味全」:臺灣食品業雙璧 王振寰、陳家弘
-
一、「食」尚生活的引領者:統一企業
-
二、記憶中的好味道:味全公司
-
-
chapter 4 利基冠軍:南僑、海霸王與桂冠 別蓮蒂、張家揚
-
一、烘焙業背後的推手:南僑
-
二、西南冷凍海產加工霸主:海霸王
-
三、火鍋料、湯圓、沙拉利基王:桂冠
-
四、結論
-
-
chapter 5 大成與頂新之個案分析 樓永堅、曾威智
-
一、大成集團
-
二、頂新集團
-
三、結論
-
- 結語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