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夜行的鳥:喜馬拉雅傳承的14堂瑜伽禪修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00144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夜空中飛過的鳥能夠看穿黑暗
眾人徹夜在睡夢中,瑜伽士卻是清醒的
──歡迎進入喜馬拉雅傳承瑜伽禪修的世界──

◎瑜伽就是三摩地
願暗夜之鳥飛越你的心地,將你自沉睡中喚醒,一睹喜馬拉雅智慧的寶藏。
本書被列為喜馬拉雅傳承瑜伽最重要的入門讀物之一,從傳承的法脈淵源、入門的靜坐方法、解說啟引和咒語的奧祕、日常修行的注意事項、靜默的真諦,到無上密法、宇宙的生滅,乃至領導統御、人倫關係都收羅在內,完整呈現傳承的智慧精髓。

◎喜馬拉雅傳承瑜伽禪修的特殊之處
•是第一個禪修的傳承。
•是最詳盡、最完整及最全面的修練。
•為世界主要禪修傳承的源頭,持續充實其他傳承。
•無需依附於任何信仰,然而,經由實證經驗可以做為形而上事理的佐證。
•在禪修和啟引狀態中傳遞夏克提(shakti)法力,確保傳承永續不絕。

千百年來,喜馬拉雅山一直是聖哲的家鄉。偉大的聖哲們遠自吠陀時期便開始在此定居,傳授瑜伽之學,如此師徒相傳法脈不絕至今。

喜馬拉雅傳承的瑜伽禪修融會了三門智慧的精華:一、帕坦迦利(Patanajali)所編著的《瑜伽經》(Yoga-sutras);二、密法(Tantra)的哲理和修行,三、歷代一脈相承的聖人和瑜伽大師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所遺留下來的獨特指授和啟引體驗,並將三者相互融合,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

世上靜坐或冥想的修行方式雖然不勝其數,然而,其心法和要領大都不出喜馬拉雅傳承,或是得自喜馬拉雅傳承。比如,「內觀」強調對呼吸的觀察覺知,「超覺靜坐」專注於持「咒」,大多數「哈達瑜伽」習練者則是將注意力放在體位法上。喜馬拉雅的坐禪,則要學習正確的盤坐體位法、完全放鬆身心、練習正確的呼吸方式,然後才將呼吸覺知和咒語結合在一起。

喜馬拉雅傳承體系的幾個主要組成部分為:心念和情緒的淨化、憶持、呼吸的覺知、持咒、攤屍式、專注(Dharana)、禪定(Dhyana)等。傳承首要的目的,在於喚醒每個人內在俱有的神性火苗,目標是讓每位學生都能見到「自性」,成為未來擔負傳承的大師。

在靜默中說法的瑜伽大師

出家前本名烏夏部.艾瑞亞(Usharbudh Arya),1933年出生於一個北印度的梵文世家,從小在家中自學,9歲即能為人講解《瑜伽經》。13歲時經幾位大師學者撰文譽為「神童」後,印度各方爭相邀約講演,最高紀錄是連續在7天中講了49場。

1965至1967年先後取得倫敦文學學士、碩士和荷蘭文學博士的學位,1967年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之邀擔任梵文教授。1980年,應上師斯瓦米拉瑪要求辭去美國教職,舉家遷回印度,領導上師所創辦的道院。1992年獲准出家,法號「韋達」(Veda),成為身披橘色僧袍的斯瓦米韋達。

他在世界各地巡迴教學,時間長達近70年,直到2013年進入5年靜默期才暫時停頓。「靜默」是斯瓦米韋達極力推薦的修行方式,他說:「靜默不是不說話而已,是要連說話的念頭都不生起,這才是靜默。」

2015年7月14日凌晨,斯瓦米韋達在印度學院中安詳離世,他曾說:「我們都來自那絕對的靜默,也終將回歸靜默。」於今,他終於回到永恆的靜默,直到下一次使命的呼喚。

  • 作者原序/ 夜的別名是黎明
  • 第1章 喜馬拉雅瑜伽禪修傳承
    • 喜馬拉雅瑜伽禪修的傳承
    • 合格的教習師
    • 傳法
    • 喜馬拉雅傳承瑜伽禪修的特殊之處
    • 國際喜瑪拉雅瑜伽禪修協會
  • 第2章 靜坐入門
    • 緣起
    • 靜坐的次第
  • 第3章 何謂咒語:是什麼,為什麼?
    • 斯瓦米拉瑪所言
    • 引言
    • 王道瑜伽
    • 何謂咒語、為何咒語
    • 啟引
  • 第4章 咒語:啟引後又如何
    • 咒語的來源
    • 什麼是持咒?
    • 覺識中心
    • 靜坐時間
    • 咒語自轉
    • 淨化
    • 念珠的使用
    • 修咒
    • 深化咒語靜坐的助益
    • 以前的咒語該如何處理
    • 如何快速持誦長咒
    • 兩組咒語的靜坐練習
  • 第5章 修行人每日作息
    • 關於靜坐
    • 每日作息建議
  • 第6章 特殊咒語
    • 持咒的動機
    • 如何修持咒語
  • 第7章 靈修五支柱
    • 靜止
    • 齋戒
    • 靜默
    • 淨慾
    • 伏眠
    • 結語
  • 第8章 靜默
    • 從心理學角度看靜默
    • 靜默、咒語、上師
    • 靜默:問與答
    • 靜默可以平息衝突
    • 靜默療法
    • 靜默的創造力
    • 自己練習靜默
    • 靜默的靈性之語
    • 從事守靜的指南
  • 第9章 步步皆瑜伽
    • 控制日常的走路方式
  • 第10章 室利毗諦亞:神明的智慧之學
    • 什麼是室利毗諦亞?
    • 室利毗諦亞和宇宙科學
    • 室利毗諦亞是內在能量場的學問
  • 第11章 瑜伽傳承的政治觀和家庭觀
    • 瑜伽傳承的政治與經濟之道1
    • 瑜伽傳承的家庭觀:家庭是共業之池
  • 第12章 我的靜坐小屋
  • 第13章 獻給聖母的散文和詩歌
    • 無言的祈禱
    • 夏克提
    • 舞蹈的聖人7
    • 創世8
    • 美人,容我一瞥妳的臉龐
    • 偉大母親的念珠
    • 她的寵物
    • 兩者兼得
    • 歌之花
    • 你,你自己的她
    • 麗波
    • 深愛的無際
  • 第14章 千年永續
  • 譯後感言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