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美國的藝伎盟友:重新形塑敵國日本
破解戰後美日化敵為友之謎!
透視戰後美國主流媒體
如何調用成熟度和性別的意識形態
製造出全新話語輿論 迎接政治關係的反轉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引發美國大眾輿論譁然,隔日在時任總統羅斯福發表知名的「國恥演說」後一小時,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正式向日本國宣戰的聲明,這同時也正式將美利堅合眾國龐大的工業與經濟實力,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
其後美軍「禮尚往來」地對日軍進行了一系列反擊,從東京大空襲,到1945年為二戰畫下句號的廣島、長崎原爆,一旦回顧美日兩國在戰時的針鋒相對,便很難不對現今兩國的密切關係心生疑惑:
美國為何在二戰結束不久就與昔日的敵人結盟?美國和日本究竟是在何時、因應何種需求、透過何種方式化敵為友?
本書結合了理論、文獻分析及文采,將透過令人信服的歷史,從政治、文化、心理多方位入手力圖解開這一謎團。
透視戰後美國主流媒體
如何調用成熟度和性別的意識形態
製造出全新話語輿論 迎接政治關係的反轉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引發美國大眾輿論譁然,隔日在時任總統羅斯福發表知名的「國恥演說」後一小時,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正式向日本國宣戰的聲明,這同時也正式將美利堅合眾國龐大的工業與經濟實力,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
其後美軍「禮尚往來」地對日軍進行了一系列反擊,從東京大空襲,到1945年為二戰畫下句號的廣島、長崎原爆,一旦回顧美日兩國在戰時的針鋒相對,便很難不對現今兩國的密切關係心生疑惑:
美國為何在二戰結束不久就與昔日的敵人結盟?美國和日本究竟是在何時、因應何種需求、透過何種方式化敵為友?
本書結合了理論、文獻分析及文采,將透過令人信服的歷史,從政治、文化、心理多方位入手力圖解開這一謎團。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歷史及美國研究副教授。出生於日本,成長於德州休士頓,為美國政治文化領域的歷史學家,並教授美帝國主義(U.S. empire)課程。
- 導 讀 藝伎或軍伕?美國與亞洲國家對日本的意象落差
- 引 言
-
第一章 婦女和兒童在前
-
「日本玩偶」和維多利亞時期的「日本熱」
-
「美國大兵『爸爸』受到他的幸福『家庭』的歡迎」
-
寶貝桑(BABY-san):蝴蝶夫人,約一九四五到一九五二年
-
「美國女性的教訓」
-
戰爭新娘與種族寬容性
-
-
第二章 「像個十二歲的男孩」
-
「封建的」日本文化
-
如何看待西方文明
-
成熟的心智和種族包容性
-
日德差別
-
-
第三章 周日的裕仁皇宮
-
最高盟軍統帥和裕仁
-
傀儡天皇
-
一個熱愛和平的「模範家居男性」
-
為皇太子自開啟的窗戶
-
東條和其不正常的男性氣質
-
區分軍國主義者和日本人
-
-
第四章 大洋彼岸的叛國審判
-
來自柔弱的少數族裔男性的報復
-
懲治「邪惡的」少數族裔男性
-
餘波
-
-
第五章 神風特攻隊隊員上大學
-
將年輕的盟友送入美國大學校園
-
前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和獎學金資助的學生
-
展現美國人的最佳形象
-
-
第六章 化解原子彈罪惡
-
諾曼.卡森斯和「精神的養子」
-
「廣島少女」
-
-
第七章 好萊塢影片中的日本
-
跨越種族的愛情
-
角色挑選過程中體現的性和種族政治
-
推銷同盟觀念
-
金錢換來的寬容
-
男藝伎
-
- 結語 朝陽復昇
- 致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