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關於賽斯文化
-
第11講
-
11-1
-
藉由疾病逃避問題並非解決之道
-
用藥越少的人越健康,臨終前越不受苦
-
-
11-2
-
科學與宗教矛盾的信念,讓很多西方人在聖誕節心靈沮喪而生病
-
如果覺得自己不好,身體就變得不好
-
-
11-3
-
生命是禮物而非詛咒,每個人天生獨特有價值
-
自然界隨時隨地提供身體滋養
-
-
11-4
-
預防醫學建立在恐懼的基礎上,有時適得其反
-
-
11-5
-
醫生的愛心是治病的關鍵,但病人的特殊需求常讓醫生陷入兩難
-
消除心靈上的痛苦肉體必定痊癒
-
-
11-6
-
信任身體對我們的健康意圖=信任其他人對我們的善良意圖
-
-
11-7
-
「架構一」每天的生活就像電視節目,任君選擇
-
架構二裡沒有決定的事件,醒時生活不會發生
-
-
-
第12講
-
12-1
-
所有內在事件都先在「架構二」精神性攝影棚拍攝好
-
-
12-2
-
為了我們的利益,「架構二」幫忙照顧身體內在運作
-
在夢境裡,會基於每個人的意圖上演不同的戲碼
-
-
12-3
-
事件的發生都是個人信念之結果,沒有「不期而遇」
-
「架構二」懷著愛心的意圖,把每個人的最佳目的放在心裡
-
懷抱簡單而深厚的信心
-
-
12-4
-
在「架構二」裡,人的情感與自然認同
-
-
12-5
-
一切的事實都隨著神話和想像力而誕生
-
-
-
第13講
-
13-1
-
神話是由人的心靈中升起的自然現象
-
宗教與科學的本質都來自於神話
-
-
13-2
-
心靈創造神話,神話創造事實
-
-
13-3
-
每個人都能與自己的心靈圖書館相通
-
每個人的經驗都會加到人類集體潛意識裡,讓後人有前例可循
-
-
13-4
-
不同類的意識和生靈在心靈的故鄉相遇和溝通
-
創造行為涉及了只憑信心與靈感的一躍以及障礙的破除
-
-
13-5
-
每個人都是來體驗人生的生命藝術家
-
-
13-6
-
過度執著於某種人生繪畫技巧,則人生圖畫會顯得單調
-
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有其意義
-
-
-
第14講
-
14-1
-
宇宙如概念般繼續擴張,生命能量經常不斷插入這個世界
-
每一種生物,不論年齡,的確都在經常重生
-
-
14-2
-
我們與大自然都來自於一切萬有
-
-
14-3
-
科技代表人類膨脹的自我,大自然代表心靈的力量
-
-
14-4
-
宗教和科學偏頗的論點,使人無法相信天性與大自然的善意
-
每個人依據自己的世界觀去體驗這個世界
-
-
14-5
-
死亡意味著生命的延續,並非對生命的侮辱
-
每個人都以最精確美麗的方式,符合宇宙全盤計畫
-
-
-
第15講
-
15-1
-
思想情緒會與外在天氣相互作用,也會影響健康及內分泌
-
目前的神話給予事件的外在性極大能量,讓人感到很無力
-
-
15-2
-
不信任天性的人生觀,導致社會越來越亂
-
自認必須受罰的人,常為了個人目的利用災難
-
-
15-3
-
得到流行病可瓦解個人的孤獨感
-
-
15-4
-
信任自己的天性就能信任所有感受
-
-
15-5
-
很多人曾患重病而不自知,身體自然治癒自己
-
-
15-6
-
柏拉圖視「架構二」為理想世界,激勵人獲致成就卻也責備其失敗
-
-
-
第16講
-
16-1
-
「外在自我」導向物質世界,「內在自我」導向內在實相
-
外在自我和內在自我在夢裡不斷交流溝通
-
-
16-2
-
內在自我藉由夢給予我們最偉大的治療和啟發
-
內在自我住在「架構二」與事件的實際創造打交道
-
-
16-3
-
架構二是我們世界的源頭,富含著無窮盡的資訊
-
內我安排內在事件,只要心懷欲望即能實現
-
-
16-4
-
內在與外在自我間的溝通應該清晰而開放
-
內我依靠我們對具體事件的估量
-
-
16-5
-
很多資訊透過夢境、直覺和第六感而得到
-
內我不但有意識,還比自我更有彈性及知識
-
-
16-6
-
自我與內我意識不斷轉換,能量也彼此轉換
-
內我超越時間,可以預知未來改變過去
-
-
-
第17講
-
17-1
-
心理學只研究如水果皮的自我意識,少了果肉般的內我意識
-
內我與可能性打交道,自我意識再從無量的可能事件中選擇
-
-
17-2
-
所有動植物、原子分子及粒子都會「做夢」
-
-
17-3
-
先熟悉事件本身在其內形成的媒介,才能瞭解事件與其他人的關係
-
每個生命都有崇高的目的
-
-
17-4
-
物質宇宙及每個人的意識都有個非物質的源頭,如今仍偃臥其中
-
-
17-5
-
神仙教母就是內我意識,幫我們實現願望
-
每個人都是哈利波特,賽斯書就是無形的魔法棒
-
-
17-6
-
兒童很清楚是自己召喚了發生在身上的事
-
-
-
第18講
-
18-1
-
內在的小孩感覺自己被「架構二」的更大實相所包圍
-
-
18-2
-
孩子知道「他是由別的地方來的」,不是由偶然而是由設計
-
孩子和寵物都具有豐富的心電感應能力
-
-
18-3
-
孩子的主觀經驗使他們能直接接觸到事件形成的方法
-
藉希望帶來好事要比帶來不快樂的事更容易
-
-
18-4
-
孩子知道按照內在的衝動會得到保護與支持
-
-
18-5
-
孩子天生很誠實,後來學到順著大人的意比誠實容易
-
一旦孩子發現生病可享受特殊待遇,就會經常如法炮製
-
-
18-6
-
集體活動的參與者各有其私人理由
-
每個人自己的意向要為自己的病負責
-
-
-
第19講
-
19-1
-
每個人都能藉由天生能力感知實相的本質
-
每個人都是事件之創造者,而非受害者
-
降低心中的阻礙就會真的變低
-
-
19-2
-
萬物都是意識先存在,再具體化為物質
-
信念可以改變細胞的行為
-
-
19-3
-
宇宙自動傾向於「善」的事件之創造
-
-
19-4
-
物質宇宙像每個物質身體一樣都是「神奇的」
-
每個人都深受內在的神眷顧
-
-
19-5
-
理性與直覺攜手並進,人生才會找到出路
-
發生在身上的任何事,都是自己吸引來的
-
每個人在宇宙組織裡有著獨特且重要的角色
-
-
19-6
-
架構二包含了物質宇宙裡所有可能版本
-
在架構二中,積極的思想比消極的思想更易具體化
-
-
-
第20講
-
20-1
-
每個人的價值完成有助於其他人的價值完成
-
人們按照「架構二」而來的資訊,參與或避開某個群體事件
-
-
20-2
-
每個人投胎的時空背景都有助於其靈魂成長
-
-
20-3
-
很多人投胎前,會到夢裡熟悉仍在物質實相的親朋好友以求心安
-
多數人往生後會在一百年內回來投胎
-
-
20-4
-
遺傳與環境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不如我們以為的多
-
肉體並非接收資訊的唯一途徑
-
-
20-5
-
意識形成基因,而非其反面
-
每個人的人生計畫與同時代的人多少相符
-
-
20-6
-
每個人的生命藍圖,都預先設定一些「基本接觸點」讓生命轉化
-
-
- 愛的推廣辦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6436/76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