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搶救國中小教甄國語文

出版日期
2017/09/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8712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 雙色編排印刷,視覺零負擔
  本書採用雙色編排印刷,精心標註常考重點、重要試題,讓讀者輕鬆掌握考試核心。除此之外,本書更考究人類視覺系統的特性,選擇最適合眼睛長久閱讀的深藍色來標記,絲毫不會造成您眼睛的負擔。

  2. 採單元主題式彙編,精心統整國中小教甄試題
  編者網羅全臺國中小各校教師甄試的國語文試題,將其重新歸納統整之後,化零為整,濃縮為十五個單元主題,再加以一一分類組織。本書內容皆針對教師甄選考試命題趨勢精心設計,敘述有條不紊,完全切中命題核心。

  3. 藉由實地考察的精美圖照加深學習印象
  本書圖照,係由編者親身至中國大陸訪察,實境拍攝中國古代文物而成。其中所附之精美圖照,不僅實踐實物教學之精神,更帶領您從中領略中國文字之美,值得您來細細品味。

  4. 教甄大考指數,明確標示出題頻率
  在本書各個單元項目中,均一一以教甄大考指數標示其命題年度和考出地區,考生可清楚知道此考試焦點的重要程度,並將讀書時間做最有效率的分配運用,是您學習事半功倍的一大幫手。
  • 編輯大意
  • 單元一 國音學
    • 一、漢語的清音與濁音
    • 二、國音
  • 單元二 文字學
    • 一、部首辨識
    • 二、漢字形體的演變
  • 單元三 字形的辨識
    • ㄅ音部分
    • ㄆ音部分
    • ㄇ音部分
    • ㄈ音部分
    • ㄉ音部分
    • ㄊ音部分
    • ㄋ音部分
    • ㄌ音部分
    • ㄍ音部分
    • ㄎ音部分
    • ㄏ音部分
    • ㄐ音部分
    • ㄑ音部分
    • ㄒ音部分
    • ㄓ音部分
    • ㄔ音部分
    • ㄕ音部分
    • ㄖ音部分
    • ㄗ音部分
    • ㄘ音部分
    • ㄙ音部分
    • ㄞ音部分
    • ㄠ音部分
    • ㄡ音部分
    • ㄢ音部分
    • ㄤ音部分
    • ㄧ音部分
    • ㄨ音部分
    • ㄩ音部分
  • 單元四 字音的辨識
    • 一、難讀的國字
    • 二、疊羅漢式的字
    • 三、同偏旁或形近字音辨識
    • 四、一字多音辨識(依部頒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
  • 單元五 字義的辨識
    • ㄅ音部分
    • ㄇ音部分
    • ㄈ音部分
    • ㄉ音部分
    • ㄊ音部分
    • ㄋ音部分
    • ㄌ音部分
    • ㄍ音部分
    • ㄏ音部分
    • ㄐ音部分
    • ㄑ音部分
    • ㄒ音部分
    • ㄓ音部分
    • ㄔ音部分
    • ㄕ音部分
    • ㄖ音部分
    • ㄗ音部分
    • ㄘ音部分
    • ㄜ音部分
    • ㄦ音部分
    • ㄧ音部分
    • ㄨ音部分
    • ㄩ音部分
  • 單元六 詞語、外來語、本土語言、新世代語言的辨識
    • 一、一詞多義
    • 二、詞語古今衍義
    • 三、外來語、本土語言、新世代語言
  • 單元七 成語、諺語、歇後語的辨識
    • 一、高中文言文重要成語
    • 二、課外重要成語
    • 三、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
    • 四、成語古今衍義
    • 五、中國諺語
    • 六、臺灣諺語
    • 七、歇後語
  • 單元八 基本詞性與文法結構
    • 一、基本詞性
    • 二、複詞種類
    • 三、句子的成分
    • 四、複句結構
    • 五、標點符號
  • 單元九 修辭的辨識
    • 一、雙關
    • 二、倒反
    • 三、互文
    • 四、類疊
    • 五、設問
    • 六、映襯
    • 七、摹寫
    • 八、對偶
    • 九、象徵
    • 十、譬喻
    • 十一、鑲嵌
    • 十二、借代
    • 十三、層遞
    • 十四、誇飾
    • 十五、轉化
    • 十六、示現
    • 十七、婉曲
    • 十八、移覺
    • 十九、頂針
    • 二十、排比
    • 二十一、析字
    • 二十二、錯綜
    • 二十三、回文
  • 單元十 中國文學史基本知識
    • 文學史「之祖」、「最早」或「特色」
    • 一、韻文
    • 二、非韻文
    • 三、現代文學
  • 單元十一 重要國學知識
    • 國學「之祖」、「最早」或「特色」
    • 一、中國圖書分類沿革
    • 二、經部概述
    • 三、史部
    • 四、子部
    • 五、集部
  • 單元十二 歷代重要作家地位與風格
    • 一、古人「名」、「字」、「號」由來
    • 二、稱號
    • 三、並稱
    • 四、先秦作家
    • 五、漢代作家
    • 六、三國、魏晉、六朝作家
    • 七、唐、五代作家
    • 八、宋代作家
    • 九、元代作家
    • 十、明代作家
    • 十一、清代作家
    • 十二、高中課文現代作家
  • 單元十三 應用文的辨識能力
    • 一、書信
    • 二、柬帖
    • 三、題辭
    • 四、對聯
    • 五、公文
    • 六、啟事
    • 七、便條
    • 八、名片
  • 單元十四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 一、論語
    • 二、孟子
    • 三、大學
    • 四、中庸
  • 單元十五 古典詩詞曲閱讀理解能力
    • 一、古典詩歌詠人、歌詠物
    • 二、詩歌的四季
    • 三、節令詩篇
    • 四、諷刺詩歌
    • 五、邊塞詩歌
    • 六、閨怨詩歌
    • 七、宮怨詩歌
    • 八、田園詩歌
    • 九、羈旅思鄉詩歌
    • 十、歎時、惜時詩歌
    • 十一、撫今追昔、感時傷逝詩歌
    • 十二、感懷詩歌
    • 十三、送別詩歌
    • 十四、哲理詩歌
    • 十五、懷人詩歌
    • 十六、愛情詩歌
    • 十七、懷才不遇
    • 十八、及時行樂
    • 十九、臺灣古典詩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